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日食形成原理图                                           日全食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  )(2分)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  )(2分)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是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4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 主要考查您对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球的普通性
  •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差异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及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及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三大特征。
1、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2、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4、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冥王星已经在2006年被剔除於九大行星之列,目前成为矮行星之一,太阳系仅剩下八大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2、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