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实验题
    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①气体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体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气体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3年江苏高考真题化学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1...” 主要考查您对

氯气的制取

氨气的制取

乙烯的制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氯气的制取
  • 氨气的制取
  • 乙烯的制取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2)装置图:

(3) 步骤:





氯气的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蚋),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3)装置图:

(4)注意:
a. 一般用Ca(OH)2,而不用NaOH,因NaOH碱性太强,对大试管腐蚀比Ca(OH)2强。
b. 选用Ca(OH)2时要检验消石灰是否变质, 因经过长期存放后消石灰部分变成碳酸钙,最好用新制的消石灰。
c. NH4CL与Ca(OH)2质量比5:8为宜,如用(NH4)2SO4代替NH4CL,则质量比为1:1,消石灰过量,以防止生成氨合物。
d. 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e. 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
f.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g.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防一块,但不能堵死
h.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对固体加热。
(5)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气法取气法收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干燥氨气: 用碱石灰,不能用浓硫酸和氯化钙干燥氨气。
检验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乙烯的制取:

(1)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
C2H6OCH2=CH2↑+H2O
(2)装置图:

(3) 注意事项:
①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1比3混和,使乙醇利用率提高,必须使用无水酒精,而且必须控制170摄氏度才能制得乙烯。装置连接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②烧瓶内加沸石以避免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头插入液面下,但不要接触烧瓶底部,以测定液体温度。
④要使液面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以避免副反应发生。
(4)收集方法: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取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检验:点燃时火焰明亮,冒黑烟,产物为水和C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高锰酸钾褪色。
(5)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气体,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加深。 
(6)两点说明
①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气体,加热不久圆底烧瓶内的液体容易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制得的C2H4中往往混有等气体。
②实验时要求使反应温度迅速卜升到170℃并稳定在170℃左右,因该温度下主要产物是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和水,当温度高于170℃ 时,乙醇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反应更加突出,反应产物有等多种物质。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发现相似题
与“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