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请完成:
    (1)《七子之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子”指列强在近代割占的我国七块领土,除香港、澳门外,请你写出“七子”中其他地方是如何被列强侵占的?(写出2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澳门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 主要考查您对

马关条约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马关条约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③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赎辽费: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

三国干涉还辽的本质: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比较:
 

《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的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意拱手而让台”,组织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
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两支部队互相配合,由北到南,抗击日本侵略者。台湾军民在连续苦战之后,面临严重的困难,但是,清政府却传令沿海各省禁目援助台湾军民,甚至封锁去台湾的船只。台湾最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台湾保卫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主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过。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签订的始末:
1895年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熟悉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不得不听在日本晚辈伊藤博文的摆布。
北洋海军在威海卫的全军覆没,使得议和不得不提上了议事日程。清政府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到达日本人指定的谈判地点广岛。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字样,遂认定二人授权不足,与国际谈判的惯例不符,于是拒绝与他们谈判。并提出派朝廷有威望的人来谈判的要求,甚至暗示提名要李鸿章前来谈判。
1895年3月4日,光绪帝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之全权。13日,李鸿章等人乘坐德轮“礼裕”、“公义”号,悬挂“中国头等议和大臣”旗帜,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3月21日,在与李鸿章的首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提出的停战条件是: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和堡垒。这个苛刻的条件清政府自然无法答应,日本也借着机会再战的目的。尤其狡猾的是,伊藤博文此时隐藏起了觊觎我台湾的企图,向李鸿章隐瞒了日军正向台湾开进的事实,企图在日军占领台湾成为既成事实后再逼李鸿章就范。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后,突然李鸿章遇刺。幸好子弹没有击中要害,过后不久,李鸿章就苏醒过来。李鸿章毕竟见过大风大浪,面对此景表现得异常镇静,还不忘嘱咐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73岁的李鸿章不禁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李鸿章在日本遇刺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此时的伊藤博文最担心的就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列强手中,让一直虎视眈眈的西洋各国从中干涉,坐收渔翁之利。而遇刺事件正好可以大做文章,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日本政府经过这件事怕日久生变,欲迅速与李鸿章签约,28日,当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下令停战时,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几天来在谈判桌上口干舌燥没能取得的战果,竟然会因为自己的遇刺而峰回路转。30日,中日停战条约签字。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辟内河新航线;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香港: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口以东,与广东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濒临南中国海,由香港、九龙和新界组成。作为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1842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战败将其割让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攻陷,战争结束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和航运枢纽,经济自由度常年高居世界前列,有“东方之珠”的美誉。

澳门:

澳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北邻珠海,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相距60公里,中间以珠江口相隔。澳门是一个自由港,也是世界第一大赌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其著名的轻工业、美食、旅游业、酒店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澳门成为亚洲最发达、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澳门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和澳门回归:
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4)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说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从历史看,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从秦朝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等。
3.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如《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均承认台湾是中国领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从地理上来说,现代科学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其基本地形也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为上,台湾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成岩体,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5.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九二共识: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