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 主要考查您对十月革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圈地运动)
“二一九法令”
日本明治维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①客观条件:
a.俄国已进人了帝国主义阶段,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
b.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c.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强,有比较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进程(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1)“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4)国家诞生: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达标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中俄两国革命道路:
1.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异:俄国是城市暴动道路;中国是农村保卫城市道路。
2.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队伍力量相对强大;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民阶级力量强大,而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走什么道路须按国情决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意义:
(1)国内: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2)国际:
①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②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俄国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③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④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行业之中进行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棉纺织品较便宜,市场需求量较大
工业革命概况:
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①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②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骡机、水力织布机
③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
④交通运输——汽船(美富尔顿)、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
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大量土地被拍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资产阶级手中。此后,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通过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法令,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是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所谓资本主义经营,也就是农场或牧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即商业性农业或商业性牧业。于是,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他们雇用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改进耕作制度,用四圃轮作制代替休耕制,对土地实行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
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改进牲畜品种。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如一位名叫威斯康特的英国人在自己的农场上采用轮耕法,把每英亩小麦产量从10蒲式耳(1英式蒲式耳等于36.37升)提高到24蒲式耳。又如罗伯特·贝克威尔采用科学饲养方法,1710~1795年间,使初生牛犊的体重平均从50磅增加到148磅,菜牛从370磅提高到800磅。据统计,1700~1750年,英国小麦和面粉的出口增加了近一倍。
(2)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到处颠沛流离,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6页)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农民家庭自己进行手工业生产,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生活资料,现在农业由农业资本家雇用农业工人生产,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就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二一九法令”: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
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二一九法令”的签署:
1、标志: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2、特点:
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
长时期、分阶段实施。
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2)经济: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赎买土地)
①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②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
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纳约60卢布的法定赎金,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赎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赎金数以每年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如,每年代役租为12卢布,则赎金为200卢布。赎地时,农民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这样,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3)组织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明治维新运动的性质和明治政权的性质:
1.运动的性质
①“革命”说:传统上,我国学术界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或者说是一场不彻底的、未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改革”说:郭宣霖在《日本明治维新性质问题的商榷》一文中提出了明治维新是一场变革的观点。樊元等人则明确提出:明治维新是与封建阶级妥协的资产阶级改革。万峰认为,明治维新“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王晶认为,明治维新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明治维新过程中没有出现要求给予广大人民参政权利的运动。(王晶:《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载《日本研究》,1994年第1期)
③“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说:蒋立峰认为,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都不合适,前者只能包括1868年前后的短暂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时期,后者只能概括明治政府前20余年的主要活动,两者都没有把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完整地包括进去。他认为,“明治维新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进一步、退两步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或称为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2.政权的性质
①“联合专政”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又分两种。一种认为明治政权是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另一种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专政,可以附在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一类之中,即基本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吕万和认为,把明治政权说成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或是资产阶级地主专政的提法含混不清,不能表达明治政权的本质,他认为明治政权是带封建性的特权大资产阶级专政。(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③蒋立峰认为,“明治政府通过各项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1890年前后已使以近代天皇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政权转变为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政权,或称半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权、封建资产阶级政权。(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
(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2、不同之处:
(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倒幕运动的成功为维新提供了政治保障。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维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3、幕府统治下,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4、幕府推行锁国政策,日本落后于世界
5、西方列强侵入,日本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
二、基本内容:
1、“废藩置县”,府县由中央派官员进行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3、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4、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5、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6、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生活习俗西化。
7、仿照欧美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8、仿照欧美,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9、1889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但保留浓厚封建主义残余。
三、影响:
1、积极:
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并在此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2、消极: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国家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断限和分期:
1、明治维新的断限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明治维新的断限存在1853~1877年说、1867~1868年说和1868~1873年说等不同说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学界在明治维新的上限问题上基本取得一致,即1853年佩里叩关,而对于明治维新的下限却存在分歧。
①“1911年说”:万峰认为,大体上自1869~1911年,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这也是明治维新的下限。(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1894年说”:吕万和在《日英新约的签定和甲午战争的爆发》一文中提出这一观点,后来他又在《简论明治维新》一文中阐述了理由。(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③“1889年说”:汪森认为,到了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已经完成了把日本改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武安隆等人认为,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国家体制的确立和明治维新运动的基本结束;王继麟也认为,从民主性和民族性角度考虑,明治维新只能划到1890年前后,因为此时日本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专政已经确立,国内基本矛盾和对外基本矛盾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2、明治维新的分期
①“两阶段”说:万峰认为,从佩里叩关到1868年为第一阶段,1869~1911年是明治维新的第二阶段,即资产阶级改革阶段。(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王晶认为,从佩里来日到废藩置县为第一阶段,从1875年至1890年宪法颁布为第二阶段,即自由民主运动阶段,“资产阶级革命”的课题是在第二阶段提出来的。(王晶:《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载《日本研究》,1994年第1期)
②“三阶段”说:蒋立峰认为,明治维新可以分为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阶段。(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
万峰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倒幕运动取得成功的原因。国内方面,倒幕派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这是倒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国际方面,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使列强无力顾及日本,客观了支持了日本的倒幕运动,同时,西方列强也力图使日本成为其远东的“前哨”,从而使日本倒幕运动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
李家桂、许永璋著文分析了倒幕运动成功的五个原因:
1.幕府的垮台在19世纪中期是大势所趋。因为当时广大人民同幕府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扫除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摆脱封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改变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维护民族独立等等,都要求推翻幕府的统治,实行变革。
2.人民群众的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3.资产阶级化的武士起了领导作用。
4.斗争手段和斗争策略的得当。倒幕派打出“尊王”的旗帜,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5.国际环境有利。伊文成著文认为,明治维新前的革命形势,既表现在倒幕派势力的日益壮大,又表现在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的日趋高涨,而且后者一直是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动力。
与“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