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现象决定本质,本质反映出现象
    ②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④把握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本题信息:2012年广西自治区期中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这...” 主要考查您对

认识的根本任务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认识的根本任务
  • 联系的普遍性
  • 联系的客观性
  • 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

认识的根本任务:

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首先从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其次,从认识的水平和程度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更深刻;
第三,从认识的作用上看:理性认识较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实现飞跃的两个条件:
第一:占有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种感性材料必须全面、真实。这是实现飞跃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我们要勇于、勤于实践。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飞跃的关键。它要求我们要善于、勤于思考。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2)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认识。

区分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两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过程。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

本质

规律

区别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同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是多变的 是相对稳定的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联系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而任何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借助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真相与假象的区别:

比较 真相 假象
区别 它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联系 两者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具体、生动、形象 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它们都是人的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解的四个误区:

(1) 感性认识就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主观认识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现象和本质及其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两者是反映被反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感性认识是不可靠、不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正确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必然都存在着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这两种情况。因此,两者均有正误之分。
(3)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绝不是感性认识的简单、机械相加。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第一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前提,第二个条件是实现飞跃的关键。
(4)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特点有不同,但两者都是认识,都应来源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关于第一次飞跃:

(1)是什么飞?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要飞?
即为什么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事物的本质一定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现象一定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践的发展为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着越来越先进的工具。主观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定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4)怎么飞?
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占有大量丰富又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第一次飞跃的前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关键。

关于第二次飞跃

(1)是什么飞?
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完成了认识的根本目的。
(2)为什么要飞?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发展理性认识的需要。
(3)为什么能飞?
客观上讲:理性认识根源于实践;主观上讲:人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怎么飞?
理性认识(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性认识(理论)必须被实践的主体棗人民群众所掌握。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

(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只有在运动中去把握,而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故要反复地实践思考和总结。
(2)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3)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能都是十分正确的,有的还是错误的,要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4)认识过程首先表现为两次飞跃。只经过两次飞跃,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5)在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中,都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艰苦探索的过程,轻而易举地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种幻想。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不断扩展、向从每一个具体认识、具体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具体的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事物,对每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从认识目的、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世界上事物发展无限、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无限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联系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理解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普遍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区别 内容 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
地位 “怎么样”是第二位的问题 “是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
联系 ①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不可分割

联系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之一。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
(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客观性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正确理解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普遍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区别 内容 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
地位 “怎么样”是第二位的问题 “是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
联系 ①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不可分割

全面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有目的,但毕竟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3)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坚持贯彻了唯物论。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要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原因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含义: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原因 结果
区别 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时间顺序 在前 在后
地位作用 主动 被动
联系 互相依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这一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联系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 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因果联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①含义: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②特点: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本质特征)
③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发现相似题
与““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