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据此完成1—2题。
    1.“新能源”指的是”
    [      ]

    A.水力
    B.电力
    C.风力
    D.煤炭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新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使人类历史进入了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秀芬(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据此完成1—2题。1.“新能源”指的是”[ ]A.水力B.电力C.风...” 主要考查您对

电的出现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的出现
  •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电能:
电能的利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从此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包括水能(水力发电)、内能(俗称热能、火力发电)、原子能(原子能发电)、风能(风力发电)、化学能(电池)及光能(光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世界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1831法拉第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电力应用的发展历程:
1.1832年达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2.1832年法国人皮克希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
3.1867年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
4.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方法;
5.1882年美国人建立了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法拉第:


早期的西门子发电机(最早的直流发电机):


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发电机的发明→发电站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器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电气时代的主要表现:
1.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跨进了电气时代。随着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的发展,电能迅速推广应用于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2.品种繁多的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3.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领域发生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电力工业部门迅速崛起,与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一起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新型支柱型产业。
4.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股份制公司日渐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也呈现出新变化,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出现。
电力应用的影响:
1.电力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
2.科学技术迅速应用到生产中;
3.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中原来越厉害,世界经济最终形成。竞争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转向了垄断阶段。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发现相似题
与“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