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三角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今年初有关专家的警告,针对的是农民工外流、企业招工难问题而发,谁料刚过半年,这一问题已被企业倒闭、工人欠薪所取代,而港资工厂则首当其冲。
    材料二: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材料三:
    由于近年来工业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地理水环境逐渐恶化,下图是珠江河口潮流界范围示意图(海洋涨潮时,潮水沿河上溯一定的距离,其达到的最远断面,称为潮流界)。
    (1)珠江三角洲在这次企业倒闭潮中,主要倒闭的企业包括下列哪些类型?(双选)
    [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出口导向型工业
    D、高科技工业
    (2)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由内陆地区转向东南亚国家的趋势原因。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可持
    续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潮流界位置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二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海水上溯到珠江内的距离越来越长,使河水盐度增加,导致农业减产,工业设备受损,人民
    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试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安徽省模拟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三角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今年初有关专家的警告,针对的是农民工外流、企业招工难问题而发,谁料刚过半年,这一...” 主要考查您对

地形剖面图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产业转移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形剖面图
  • 中国的水文灾害
  • 中国的气象灾害
  • 产业转移
  •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地形剖面图:

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方法一:引垂直线法

 方法二:量距离法


判读方法:

(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两点间的直视问题:

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

(1)鞍部的剖面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

(3)山脊的剖面特征

(4)山顶的剖面特征

一些要求掌握的重要剖面图:

沿南回归线的地质剖面图
沿东经89°剖面图
中美两国地形剖面图
沿40°N纬线
沿100°E经线
沿赤道
沿20°E经线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主要表现形式: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泛称水灾。
洪水灾害:是由于降雨、融雪(冰)、冰凌、风暴潮、堤坝溃决等原因引起江河湖岸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
涝渍灾害:是指降水量过于集中,排水不畅,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


一、洪涝灾害:

1、洪涝的类型、成因及多发地区:


2、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时间上与暴雨时间存在高度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二、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暴雨洪水: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①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成因类型有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等。
②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③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我国暴雨洪水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3、我国洪水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洪水往往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农作物被毁,从而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我国东部平原是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此外,这里也是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的地区,受洪水灾害威胁严重。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均有关系。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9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可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0%-80%,且多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因此容易形成特大洪涝灾害。
4、人为原因:
人类的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阻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渡开发等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时间

雨带分布

4、5月份 华南
6、7月份 江淮地区——梅雨
7、8月份 北方夏季暴雨和西南夏季风引起暴雨
8、9月份 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台风)引起暴雨


中国的气象灾害——寒潮:

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发生日期 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和10-11月
路径 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天气特征 北方:大风、降温、雨雪、箱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危害 强烈降溢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渊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预防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寒准备。

其他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③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寒潮的产生原理:


产业转移: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

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影响:

1.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1)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2)经济欠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3)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

微笑曲线: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不同产业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产业活动部门:


工业指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
指向型工业

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
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

动力
指向型工业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靠近水电厂或火电厂)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廉价劳动力
指向型工业

廉价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
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企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三角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