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都江堰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在江上,是历史上________(时代)时期________(人名)修建的。岷江在今四
    川省________ 一带进入________平原,历史上常发生水旱灾害。
    (2)都江堰工程地理位置选择适宜,规划完美,布局合理。它通过都江鱼嘴________水,宝瓶口______
    ______水,飞沙堰和人字堤溢洪,这样既可________又可________,作用巨大。
    (3)都江堰工程就是一个____________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
    (4)这项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下述人地关系思想中的(双选)
    [     ]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都江堰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在江上,是历史上________(时代)时期________(人名)修建的。岷江在今四川省________ 一带进入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就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地关系特征
采集渔猎时期 崇拜自然 主要技术手段:原始技术(石器、木器等)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被动适应环境,环境强大的制约力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崇拜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人类主导性产业活动:栽培作物,驯养家畜
主要技术手段: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和“因地制宜”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主要技术手段: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矛盾激化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问题成为公害
人地思想: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
环境文明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
人地思想:“和谐论”——“可持续发展”

注意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内容及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面的图表所示:


2、可持续发展内涵示意图: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利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该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读都江堰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在江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