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10月9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推行居民“阶梯式累进电价”。方案内容为,第一档电价将覆盖全国70%的居民家庭用电量,该档月用电量在110度以内电价不变动;第二档电价月均用电量110~210度,每度提高5分钱;第三档为210度以上,每度增加2毛钱。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此方案实施,你认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
    [     ]

    ①促进用电企业采用节电设备和技术
    ②改变居民用电习惯
    ③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④促进资源节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拟推行居民“阶梯式累进电价”说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黑龙江省模拟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10月9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推行居民“阶梯式累进电价”。方案内容为,第一档电价将覆盖全...” 主要考查您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哲学与具体科学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创新的社会作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哲学与具体科学
  •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 创新的社会作用

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生活: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火车——飞机;空调—风扇。
②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汽车—汽油。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可归纳为:升减替代升,升减互补减。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相同吗?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1)含义不同。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如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关系不同。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是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不能相互决定。
(2)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可归纳为:升减替代升,升减互补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条内容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调节生产规模是从“增加或减少产量”上来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从“降低成本”上来说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则是从“提高质量”上讲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需求一般法则)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需求价格弹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

注意商品需求的弹性:

“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需求量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
弹性小的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反之,所受影响相对较大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选择:

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是正方向的。
注意:商品“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
●“需求定理”:价格高,需求则少;反之,则高
●“供给定理”: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反之,则下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

需求

本商品

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价格与供求的函数关系:

即使供过于求,空调的价格也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为什么?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空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电扇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价值量要大,价格当然也就不会比普通电扇便宜。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

警示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界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具有独立性 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意识发展变化与客观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等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正确理解意识: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2)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3)意识从性质上来看,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于客观存在,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能说“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着质的区别。这些区别说明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5)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具体感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形式。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属性的概括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间接的但又是更为深刻的反映。具体感受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抽象思维与具体感受的区别只是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   
(3)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的启示: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从辩证法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警示:

创新的社会作用往往结合国家科技进步、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考查。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创新的社会作用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应认识到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创新的社会作用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必须防止思路不清、表述混乱的现象。


发现相似题
与“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10月9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