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拿着试剂瓶时标签要向着手心
    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直接用手拿
    C.加热试管里的药品时,可以直接用手拿着试管进行
    D.在试管口用药匙将粉末撒入试管里

    本题信息: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拿着试剂瓶时标签要向着手心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直接用手拿C.加热试管里的药品时,可以直接用手...” 主要考查您对

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药品的取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 药品的取用

试管夹和铁夹都属于夹持器,主要用于夹持试管,以便实验。
            
                     试管夹

铁夹与试管夹使用对比:

铁夹 主要是加热药品时使用,一般和铁架台一起使用,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水蒸气流向试管底部而炸裂试管。
试管夹 主要用来加试管,左手拇指捏短柄初,将试管底部从试管夹中间穿下,在距试管口1/3处夹住;取试管时也是从底部取下,避免污染试剂。
通常情况下,仪器夹液体时在1/3到2/3间,不能超过2/3。

使用方法:
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距试管口1/3处或中上部。夹完以后,手立即放到长柄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取下时,一样从上往下拿,始终不接触管口。 

注意事项:
防止腐蚀烧灼,手握长柄,大拇指按在长柄上。

药品的取用原则:
①使用药品时的“三不(不触、不闻、不尝昧)”源则:不能用手接触约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时注意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最大量,液体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3,固体不超过1/2。
③用剩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因为要 “节约”而放回原试剂瓶,这样做会污染试剂瓶中未使用的药品。因此,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药品取用对比分析:
1、同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人试管底部(如下图所示),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滑入试管底部。

②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或容器) 横放,把药品放人试管(或容器)口以后(如下图所示),再把试管(或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或容器)底。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如下图所示)。

②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如下图)。


3、定量取用药品
①物质的称量。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使用天平先调零,左物右码要分清,玻璃器皿、称量纸,镊子夹码手不行。即称前先将天平调平衡,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托盘上要垫有大小一样的称量纸,如果是腐蚀性药品,要放在表面皿或蒸发皿中称量。用镊子夹取砝码,直到平衡。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克。
②液体的量取。根据被量液体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使用量筒先放平,量简刻度没有零,视线与凹液最低点,保持一致方可行”。
注意事项: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接闻气体、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块状固体:用镊子夹持,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
使块状固体慢慢滑入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底
3、粉末状固体: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落入底部
4、液体药品: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握在手心里,口口相挨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

使用胶头滴管时,要两两对正,滴管竖直悬空,不能伸入其中,更不能相碰。吸液后胶头滴管不可倒置或平放,防止药液腐蚀橡胶帽。若用滴管取完液体后,可用少量清水冲洗,以备再用。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

节约原则: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固体药品一般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原则。

防污染原则:
取用后多余的药品不能放回试剂瓶;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不能倒置,也不能将胶头滴
管的尖嘴伸入仪器口内。用过的药匙、镊子应该用滤纸等擦干净以备用。粉末药品应用纸条取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拿着试剂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