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本题信息:2011年0127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魏铭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 主要考查您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1982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2)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改革。
2、主要内容:
(1)经济领域: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其“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而代之以各种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2)政治领域: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3、结果:
(1)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2)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失败原因:
(1)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2)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苏联解体的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
第二,内部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背离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宗旨。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并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三,外部原因。“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发现相似题
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