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剪约6 cm长、2 cm宽的铜片、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 cm)。 将铜片与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接, 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取两个50 mL的小烧杯,在一个烧杯中注入约40 mL的浓硝酸,在另一只烧杯中注入40 mL 0.5mol·L-1的硫酸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电极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电流表指针偏向 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
    (2)两电极同时插入浓硝酸时,电流表指针偏向 ___(填“铝”或“铜”)极,此时铝是___ (填“正”或“负”)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剪约6 cm长、2 cm宽的铜片、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 cm)。 将铜片与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接, 电流表指针调到中...” 主要考查您对

原电池原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装置图:

(2)原理图:

3.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极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流出电子
正极:得到电子;氧化反应;流入电子
6.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级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⑤X极增重或减重: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
⑥X极有气泡冒出:发生可析出氢气的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⑦X极负极pH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发生反应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X极附近的pH增大,说明X极为正极。 

原电池中的电荷流动:

在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以外),电子(负电荷)由负极经导线(包括电流表和其他用电器)流向正极,使负极呈正电性趋势、正极呈负电性趋势。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向正极移动,阴离子 (带负电荷)向负极移动。这样形成了电荷持续定向流动,电性趋向平衡的闭合电路。


发现相似题
与“剪约6 cm长、2 cm宽的铜片、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