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计算题
    已知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MnO2+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为测定某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1.20 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 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从中取出25.0 mL,用0.0200 mol·L-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当加入20.0 mL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配平上述两个离子方程式:___MnO4-+___C2O42-+___H+===___Mn2++___CO2↑+___H2O;
    ___MnO2+__C2O42-+___H+===___Mn2++___CO2↑+____H2O。
    (2)欲求得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还缺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填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3)若该数据的数值为250,求该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本题信息:2012年0118月考题化学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MnO2+C2O42-+H+→Mn2++CO2↑+H2O(未配平)。为...” 主要考查您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货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