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节选     

    (1)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图6

    图7

    图8

    注:图6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7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8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3)你认为图6、图7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图8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北京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 主要考查您对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新经济政策

新中国的建立(抗日战争、重庆谈判)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

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 新经济政策
  • 新中国的建立(抗日战争、重庆谈判)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
  • 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条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1)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概况:

1、背景: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意义:
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意义: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新经济政策分析: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重庆谈判含义:

指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在中国重庆举行的,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次谈判。这次谈判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序曲,虽然它本身并未解决具体的实质问题,但国共双方达成了用政治协商的手段解决争端的初步意向,为后来几个月政协会议的召开制造了必要的和平气氛。


建立新中国:

1937—1945年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为主线,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从理论建设和革命实践斗争两个方面,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伟大功绩。
1、1937—1945年,毛泽东领导中共和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成熟起来。
①在革命斗争方面,毛泽东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就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英明决策,并对这一理论作了分析和论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根据情况变化,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毛泽东领导中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密切配合,先后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在理论建设方面,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时期,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写出一系列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著作。
抗战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在这些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具体国情,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规律,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从而使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其次全面发展了党的建设学说,1942年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他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报告,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5—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避免内战进行了艰苦努力。
1945—1946年,毛泽东为争取和平与民主,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签订《双十协定》和通过政协决议,争取到政治上的主动权。
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集团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指挥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做了理论和政策上的阐释、准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重庆谈判

1、基本介绍:
指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在中国重庆举行的,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次谈判。这次谈判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序曲,虽然它本身并未解决具体的实质问题,但国共双方达成了用政治协商的手段解决争端的初步意向,为后来几个月政协会议的召开制造了必要的和平气氛。  
虽然该谈判期间国共最高领导人会晤,但主要工作由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中共代表周恩来完成,其最高领导人并未参加具体谈判;
重庆谈判仅为第二次国共内战前双方谈判的开端而非全部;此后国共谈判逐渐转入具体问题,并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直到1947年3月,内战前的国共谈判才以失败告终。  
此次谈判是以国民政府与中共的方式进行的。后来政治协商会议时,国共两党以党派对等方式进行。
2、谈判结果:  
《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双方在协议中同意避免内战、和平建国,共同推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以及与其他政党合作组建多党制民主联合政府。
基于这种精神,双方在三个月后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但是重庆谈判结束后不久,国共内战即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直到1949年才以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建立和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迁往台湾而基本结束。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时期执行和贯彻的基本路线。这条总路线有关的方针政策,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即已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1953年9月25日正式公布。它的内容是: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
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1949—1976年,毛泽东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为主线,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个历史阶段,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探索中的成就、过失等基本情况。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这段过渡时期主要分两个阶段:1949—1952年底,主要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取得西藏和平解放、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他还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和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生产等措施,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这一切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基本的条件。
1953—1956年底,主要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早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就系统地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基本思想。随着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拉开了帷幕。毛泽东于1953年提出了以“建设改造并举”为特点,“一化三改”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导下,“一五计划”顺利展开、推进,有中国特色(“和平”道路)的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底胜利完成,这标志着中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首先,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明确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想,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重点讨论了政治问题,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处理敌我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
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基本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但遗憾的是这些闪光的思想由于“左”的思想不断发展被放弃了。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左”倾错误发展到高峰。这一切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
总之,在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多年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使命没有完成,但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渊源。
(3)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
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他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犯了“左”的错误,但是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什么要进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华国锋坚持“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致使文化大革命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开始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规模巨大的拨乱反正工作。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鲜明地指出: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从6月到11月,这篇文章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2)十一届六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迅速展开。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简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原作,经过多人修改,最终由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审定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是邓小平等人对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等人主张的“两个凡是”理论进行的抨击,标志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开始。该文于1978年5月10日首次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上。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全文发表于头版。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数日之内,该文传遍全国。该文全文7000余字,主张:
只能依靠社会实践检验真理;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恩列斯毛诸位革命导师都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从此文的发表开始,真理标准大讨论席卷全国,最终动摇了华国锋统治的理论基础。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当然,依然存在著“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错误倾向。这是“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必须坚决打碎。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文章的观点。当时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的某些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汪东兴在有的场合批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毛)主席思想的”,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但是,这一讨论受到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的积极支持,讨论在全国逐步开展。从6月到11月,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此开始创立。
2、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概括起来分成两步走:
其一是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对外开放
(1)含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进一步拉大,为了少走弯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有必要开放;
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底子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资金不足问题大大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引进国外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政策:
加强友好往来;
派遣留学生;
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经济特区,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和先后建立珠江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外国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进入我国;
其次,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也浮出水面。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第一,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第二,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
1989年,中国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考察,在从武昌到深圳、珠海和上海的路上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并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论断;
第三,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是主要要防“左”。
第四,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
第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第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这些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影响极为深远。


发现相似题
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