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人民群众高举,但是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我国1950年和20世纪70年代末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出1958年后我国粮食产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一重要的土地法令,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扭转了战局,获得战争的胜利。请问是哪一部重要法令?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启示和感想。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秋香(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 主要考查您对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北方的胜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土地改革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北方的胜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行的土地政策:
历史时期 基本目的 主要内容 相应的政策法规
土地革命时期 进行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 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债务,分配田地 土地革命的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 为夺取抗战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开明地主,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
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在解放区实行土改,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建国初期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新生政权。 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实行土改,使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运动:
1、背景:
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文件的颁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
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人民公社制度:
“大跃进”期间创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1958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将高级社合并为大社,受到毛泽东肯定,后来被统一称为人民公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人民公社制度没有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与翻版的,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这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1.一“大”二“公”规模大,在全国农村盛行,把农民的一切全部收归公社所有。
2.把农、工、商、学、兵结合在一起,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强化自给型经济。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为“一大二公”,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其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人民公社食堂(吃饭不要钱?前提是把所有东西交出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大讨论还持续了一段时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阐明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它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具体形式有: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两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它以土地等维基本生存资料公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理念:“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率先包产到户的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推广: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6、结果: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7、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宅地法》:
《宅地法》,又译《份地法》、《移居法》,是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专门针对农业发展,旨在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案。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对西部土地实行国有化,并决定按地段分块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偿还国债和满足土地投机者的要求。但出售的土地单位面积大、价格高,西部移民无力购买,因而展开了长期争取无偿分配土地的斗争。由于南部奴隶主的阻挠,直到内战前,无偿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参议院否决。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于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后通过了《宅地法》。5月20日由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签署。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奴隶宣言》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宅地法》的主要内容: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长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民众,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的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还规定了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

《宅地法》的影响: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最用。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整份宣言分成两个部分发布:第一部分发布于1862年9月22日,是份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准备公告;第二部分正式生效于1863年1月1日,此时正处于南北战争的第二年,其中包含亚伯拉罕·林肯的声明: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联邦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年1月1日后当被解放。有十个州的名字在第二部分公布时被逐一提及,可有意忽略了马里兰州、德拉瓦州(当时皆未脱离联邦)、田纳西州(已确实在联邦控制之下)、密苏里州以及肯塔基州(已存有几个被邦联接受的派系政府,但仍未正式脱离联邦)。特别豁免权由48个连署成立西维吉尼亚州以及其他被举列的维吉尼亚州郡表述;另外还包含新奥尔良和几个被列举为联邦掌控之下的路易斯安那州郡。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促使大批黑人加入反抗南方叛军的行列,战争局势倾向北方;为日后的黑人地位平等创造了条件。
美国内战同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
1、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相同点:都是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根本原因:
1.北方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拥有美国的大部分面积;
2.北方经济发达,科技进步,北方军队战斗力高于南方;
3.北方在战争过程中制定了合理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
4.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

南北战争的意义:
1.美国内战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2.美国内战粉碎了美国的奴隶制度,使资产阶级完全掌握国家政权,促进国家稳定;
3.内战的胜利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起飞开拓了道路;
4.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5.黑人的权利的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黑人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解放。

美国林肯纪念馆:


美国内战的最后一个阶段——南方重建
美国重建时期(英语:Reconstruction)
在美国历史上指1863到1877年,当南方邦联与奴隶制度一并被摧毁时,试图解决南北战争遗留问题的尝试。“重建”提出了南方分离各州如何重返联邦,南方邦联领导人的公民地位,以及黑人自由民的法律地位等课题的解决方式。这些问题应如何处理引起了暴烈的争论。到了1870年代晚期,重建未能将黑人平等整合于法律、政治、经济、社会体系之中。“重建时期”也是1865到1877年间整个美国历史的通称。

重建可分为三个阶段:
总统重建期:1863到66年,是由亚伯拉罕·林肯和安德鲁·强森两位总统主导,以迅速团结国家为目标,可说开始于解放宣言。
国会重建期:1866到73年,强森总统的温和方案,受到的激进共和党人抵制,此共和党派系在1866年大选后赢得权力并开启他们以自由黑人的公民权利和投票权为重点进行改革,一个由自由黑人、提包客和南方共和党白人组成的共和党同盟掌握了南方大部分的州。
救赎期:1873到77年,南方民主党白人(自称救赎者)击败了共和党并控制了南方的每一个州,标志着重建时期的结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