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请回答

    (1)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_______。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2)该表变化表明_______。
    A.物质的性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B.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氦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第IA族元素的金属性肯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物质发生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按照表中元素的位置,认真观察从第ⅢA族的硼到第ⅦA族的砹连接的一条折线,我们能从分界线附近找到_______。
    A.耐高温材料    B.新型农药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新型催化剂材料
    (4)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原子283116X,它属于一种新元素116号元素(元素符号暂用X代替),关于它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67     B.它位予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C.这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这种元素的原子易与氢化合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请回答(1)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_______。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 主要考查您对

元素周期表

化学中的科学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中的科学家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注意:①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②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排成的,他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的含义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这样每个横行为一个周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 个周期。
②周期的划分
 
(2)族
①族的含义在周期表中,把不同横行(即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
②族的划分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化学中科学家的贡献:
 
(1)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假说: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特征
(2)1808年,盖·吕萨克提出的假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3)1811年,贝采里乌斯提出的假说:不同原子显不同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
(4)1887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假说: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5)1834年凯库勒发现苯,1866年提出本分子的结构,后人称凯库勒式。
(6)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
(7)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8)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9)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着色剂 


发现相似题
与“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