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上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考查您对

盖斯定律

燃烧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盖斯定律
  • 燃烧热
盖斯定律的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的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的△H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面两个反应的△H,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所给反应的△H。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大小比较中的应用: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若按以下思路分析:

2.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并且据此可写出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注意事项:

(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