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2CO2(g)+N2(g)
    ①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                
    ②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0。(选填“>”、“<”)
    ③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2 --tl=t3-t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tl~t2>t2~t3
    (2)煤的综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合成氨工业原料气的来源之一水煤气法,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①△H3和△H1、△H2的关系为△H3=            
    ②在恒温条件下,将l mol CO和1 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tl时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H2O(g),请在图中画出tl时刻后H2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曲线。

    ③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 mol、1 mol、1 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人3 mol CO,此时v(正)         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        。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极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2CO2(g)+N2(g)①对于气...” 主要考查您对

焓变、反应热

中和热

燃烧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焓变、反应热
  • 中和热
  • 燃烧热
反应热,焓变:

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光能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Ⅳ
3.单位:kJ·mol-1
4.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5.表示方法: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的表示方法:

影响中和热测定的因素:

   中和反应巾放出的热量为(m1+m1)·c·(t1-t2),其巾溶液的比热容c是已知的,对于给定的反应物的质量m1和m2也是定值,这样求算出的中和热是否接近 57.3kl·mol-1,取决于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把好两关:①隔热关。如:小烧杯周围的泡沫塑料要填满;盖板上两孔只要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即可;倒人NaOH溶液要迅速等,尽可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散失。②准确关。如:配制溶液的浓度要准;NaOH溶液要新制,因为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浓度不准;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要准;对溶液温度要读到最高点。


注意事项:

(1)这里的溶液一般要求是稀溶液,这是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相互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2)强酸与强碱的反应实质是H+和OH-反应(即与酸、碱的种类无关),通过多次实验测定,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l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kJ
(3)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为基准的,因此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酸、碱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分数


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注意事项:

(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
发现相似题
与“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