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仔细观察下图:

    请回答:
    (1)与上述图片相关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前两张图片相关的重大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张图片反映的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当今形成全球反恐怖主义联盟的主要原因。有人说美国为了打击全球恐怖势力而缓和了与中国、俄罗斯、联合国的关系,已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图片相关事件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为什么争取和平与发展经济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对此,你认为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月考题历史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与上述图片相关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前两张图片相关的重大事件的实质...” 主要考查您对

科索沃战争

伊拉克战争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科索沃战争
  • 伊拉克战争
  •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后由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致使双方矛盾加剧。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预下,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南联盟: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存在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的一个联邦国家,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代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趋于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国宣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两个组成部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组建了南联盟。


霸权主义的主要特点:
1.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2.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


科索沃战争历程: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时间:1999年3~6月。
3.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并袭击中国大使馆,造成三名记者牺牲。
4.战争启迪:这场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势必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与威胁。
科索沃战争局势图:
 

中国学生抗议美国轰炸我国大使馆:
 

科索沃战争的对世界的影响:
1.动摇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联合国会为核心的国际安全体系。在缺乏有效战争制约力量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局部战争和军事干涉发生的频率有可能提高,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主宰国际事务的趋势有可能增强。
2.有可能引发或激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散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把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国际化,将“科索沃模式”强加给世界,有可能导致被干涉国及其所在地区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3.将刺激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重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表示,8月底美国部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如约结束。驻伊美军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


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
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地理方面:它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区,对政治、军事和宗教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方面:它是目前世界石油储藏量最大的区域,另外还有许多稀有矿产。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1.美国的进一步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形象遭到严重破坏,遭到各国的反对。
2.战后美国国际地位下降,美国被迫调整新的中东政策。
3.美国国内反响强烈,反战声潮此起彼伏。
4.美国在战争中虽然获得一些即得利益,但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士兵:


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士兵的靴子组成的墓地: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世界人口危机: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而在进入元年后,人类开始暴涨式增长,现在快达到7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环境的空间不会增加,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有限。因此,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与冲击就变得越来越大。

世界人口分布图:

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共同的问题:
1.生态环境破坏
2.人口膨胀
3.传染性疾病蔓延
4.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
如何解决当今世界发展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1.发展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能。
2.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协调配合解决矛盾。
3.调整相关政策,以正确对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从实际出发。
发现相似题
与“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1)与上述图片相关的重大事件分别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