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___ ;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 进行判断的.手机信号靠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 m/s.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8年同步题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素娟(初中物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响度的概念

音色的概念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响度的概念
  • 音色的概念
  •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定义: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响度的单位:

分贝(dB),人耳感觉到的最弱声的响度是0dB,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测量响度的仪器:
分贝仪

影响因素: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也是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1)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也越小。

(2)响度与距离的关系:响度还跟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声音的响度跟声音发散程度有关,声音越集中,响度越大。

(4)声音的响度还跟人耳的主观感觉和声音在传播途中是否遇到障碍物有关。
①声源的振幅,所谓的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②离声源的距离: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方法:
①增大振幅②减小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③减小声音的分散
定义:
音色又叫音品或音质,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影响因素: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1)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不同,发出卢音的音色就不同。

(2)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即使不同的乐器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够把它们区分开,这就是由于音色的不同。

光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光速为c=299792458m/s。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光年:
长度单位,光年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由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内所走的路程,1光年=9.46×1012km


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
真空 2.99792×108≈3×108
空气 约为3×108
真空中光速的3/4
玻璃 真空中光速的2/3
其他介质 比真空中光速小很多

易错点:
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电磁波的特征:
描述电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频率和波长。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Hz=103Hz,1MHz=106Hz。电磁波波长的单位是米(m)。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

注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

有关电磁波的计算问题:
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是c=λf。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可用此公式计算出第三个。

例: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 FM97.3MHz,其中AM表示_____;发射频率为 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调幅,FM表示调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都是3×108rn/s,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的频率f=954kHz=9.54×105Hz,故电磁波的波长λ=.

答案:调幅 314.5


发现相似题
与“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