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 °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 、F 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 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②在E 、F 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本题信息:2012年四川省模拟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胡丽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 主要考查您对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中心地等级及服务功能

区域农业的发展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 大气的水平运动
  • 中心地等级及服务功能
  • 区域农业的发展
  •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等值线地图:

以一组相等数值的连线表示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地图。简称等值线图。
如年平均气温图、年降水量图。它是专题地图的重要图型,最先用于描述地形。
常见的有表现地势起伏和地貌结构的等高线图与等深线图;
表现气温、水温、地温变化的等温线图;表现大气降水量变化的等降水量线图;
表现地磁、地震变化的等磁偏线图、等磁力线图、等震线图。另外,还有等压线、等风速线、等日照线、等云量线、等湿度线、等密度线、等透明度线、等盐分含量线、等时线等图。通常等值线所代表的数值为整数。
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

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高线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深线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温线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等降水量线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等太阳辐射量线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等压线

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等压面

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等盐度线

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等高线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注:
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1)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①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在等高线图上,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

b切线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


c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

②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b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3)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①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
A、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B、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C、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D、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E、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一、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二、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见下表: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等温线弯曲状况

影响因素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等温线弯曲状况

大陆夏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大陆冬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海洋冬季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海洋夏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地势较低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地势较高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暖流经过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
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著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水补给潜水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水方法3:做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来确定补给关系若潜水位高则潜水补给河水,反之则河水补给潜水。


(7)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
(8)等潜水位线有关问题

特征

应用

数值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疏密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走向和
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闭合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9)水井的位置: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埋藏深度小处
(10)排水沟的问题:一般这类题所说的排水沟是指能将坡面上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以免引起滑坡或大堤跨塌,所以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有利于地下水流走。


等值线地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1)确定水库库址与大坝坝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如上图中甲处)。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如上图中乙处),确定坝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上图中应选择200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2)确定交通线路
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如下图所示:

从A处修铁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
(3)指导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影响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最好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3.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H相(℃)。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


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规律总结:等高线的判读注意“五读” :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状况——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2)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计。


 三种作用力的概念、影响与画法:

作用力

概念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大气水平运动三种作用力对比分: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①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②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
①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
②城市的服务范围:到城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的分布范围就是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列表比较如下:

③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城市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城市级别不同,其服务范围大小也不同。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大,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小,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往往覆盖了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往往嵌套在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内。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城市的服务范围。
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不同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能够形成的服务范围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土地平坦广阔,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注意】

城市等级是按人口规模划分的,我国城市不同等级的人口规模可列表归纳学习,这是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前提。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不同。
利用坐标图理解城市不同等级划分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口诀记忆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城市职能的关系: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一个城市的等级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数目众多、规模较小的城市;越向塔尖,城市数目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等级高,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心地理论:

(1)概念: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中心地按照其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等级排列成有顺序的等级系统。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又被更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而相同级别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各级中心地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系统。
在这个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低一级的中心地又有它比较小的服务范围,它的角上又有6个更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以此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等也影响中心地布局。
正六边形的各级城市的布局:在此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依次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各级之间构成了相互嵌套的关系。

区域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具有区城性特征。影响一个区城农业发展大方向的区位因众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域概况
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气候与主要农作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
附: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类型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附: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

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土地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
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国土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3)森林资源优势
全国最大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积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4)结论: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
(5)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和平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从长远看,营林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和平的根本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是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从事采集、养殖、载培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作蚕生产等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
(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地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遥感技术的概念

所谓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传感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


遥感技术系统与分类:

一、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组成。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大体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大类。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二、遥感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遥感平台的高度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传感器的工作特点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遥感
遥感平台及高度 位于大气层外的卫星、宇
宙飞船等,高度大于80千米
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高度小于20千米

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

成像
特点
比例尺最小,覆盖率最大,概括性强,具有宏观的特性;多为多波段成像 比例尺中等,画面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对垂直点地物清晰成像;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比例尺最大,覆盖率最小,画面最清晰,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应用
特点
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区
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动态性差,适合做长周期(几个
月及更长)观察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遥感是利用装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上面的光学和电子设备,接收地球上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再传回地面接收站,使用处理和识别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物的信息。

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
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
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
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
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
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
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
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
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
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