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d大小时可把他们当做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木质推杆,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2)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 
    (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容过程变化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6.0×102J,

    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内能的增量。
    B.(选修模块3-4)(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相位差为/2或者
    B.当球与横梁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下,球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
    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
    D.当简谐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
    (2)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           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在相对于地面以0.8c运动的光火箭上的人观测到地面上的的生命进程比火箭上的生命进程要   (填快或慢)。
    (3)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和棱镜中的光速。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3.8天
    B.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 2,再跃迁到定态n = 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2)光电效应和       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着质量均为m ="0.08" kg的10块完全相同的长直木板。质量M =" 1.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铜块以初速度v0="6.0" m/s从长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当铜块滑离第一块木板时,速度大小为v1="4.0" m/S。铜块最终停在第二块木板上。取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①第一块木板的最终速度
    ②铜块的最终速度

    本题信息:物理计算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A.(选修模块3-3)(12分)(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d大小...” 主要考查您对

动量守恒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
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系统动量守恒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南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动量守恒的步骤如下:
(1)明确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对系统中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哪些是内力,哪些是外力。
(3)看所有外力的合力是否为零,或内力是否远大于外力,从而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方法二:南系统动量变化情况判断动量守恒方法如下:
(1)明确初始状态系统的总动量是多少。
(2)对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确定每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3)确定系统动量变化情况,进而判定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发现相似题
与“A.(选修模块3-3)(12分)(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