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鲇鱼”是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3题。
    1、台风多形成于①冬春季②夏秋季③低纬度洋面④高纬度洋面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水汽输送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
    [     ]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②促进高低纬度地区之间能量交换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     ]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北京期末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鲇鱼”是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3题。1、台风多形成于①冬春季②夏秋季③低纬度洋面④高纬度洋面[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 主要考查您对

水循环

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危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水循环
  • 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危害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类型: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图示
别称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海洋水循环
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蒸发、凝结、降水等
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水循环的过程:


特别提示:

(1)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自然灾害:

1、概念: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原因:

①纯自然作用;
②人类活动诱发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险程度

3、自然灾害的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发生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寻,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

复杂性

灾害的周期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时间尺度上;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多因性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处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4、自然灾害的危害:
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鲇鱼”是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3题。1、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