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生物

首页
  • 读图填空题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①、②、③代表中心法则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茉莉细胞中A分子中含有的矿质元素是_______,中学生物学实验鉴定A分子通常用_______试剂,鉴定C分子______(需、不需)要沸水浴加热。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含有小分子a_____种,小分子b_____种。
    (3)不同种生物经过①合成的各新A生物大分子之间存在着三点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经过①合成的各新A生物大分子中,(C+G):(T+A)的比值与其模板DNA的任一单链________(相同、不相同)。
    本题信息:2010年广西自治区模拟题生物读图填空题难度极难 来源:姚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①、②、③代表中心法则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紫...” 主要考查您对

DNA

植物的矿质营养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DNA
  • 植物的矿质营养
  •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 DNA分子的结构

DNA的结构组成:

1、DNA的概念: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为脱氧核苷酸)。 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2、DNA的元素组成:C、H、O、N、P

3、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以碱基不同分类为4种,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如图:


4、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5、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DNA与RNA的区别:

简称 DNA RNA
元素组成 C.H.0.N、P C.H.0.N、P
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四种) 核糖核苷酸(四种)
组成 五碳糖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A(腺嘌呤)C(胞嘧啶) G(鸟嘌呤)T(胸腺嘧啶) A(腺嘌呤)C(胞嘧啶) G(鸟嘌呤)T(胸腺嘧啶)

 知识拓展:

(1)在既含DNA又含RNA的生物体内,只要出现A、C、G这三种碱基,每一种碱基都分别对应两种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当碱基为U或T时,只能分别对应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前提是生物体内不存在DNA。当RNA作为遗传物质时,由于RNA单链结构不稳定,则易发生突变。


植物的矿质营养:

1、高等绿色植物为了维持生长和代谢的需要而所吸收或利用的无机营养元素(通常不包括C,H,O)。
2、成分: 现在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有16种,即氢、碳、氧、氮、钾、钙、镁、磷、硫、氯、硼、铁、锰、锌、铜及钼。其中氢、碳、氧一般不看作矿质营养元素。  
(1)氮、钾、钙、镁、磷、硫等6种元素,植物所需的量比较大,称为常量元素。  
(2)氯、硼、铁、锰、锌、铜、钼,植物需要的量很微,称为微量元素。

知识拓展: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2、矿质元素的利用形式:N、P、Mg、Ca、Fe;蒸腾作用是矿质元素的运输动力;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根尖吸收。
3、这些元素的作用:
(1)必需元素参与生命物质的构成,调节酶的活性和细胞的渗透势和水势。
(2)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微量元素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必需营养元素缺乏时出现的症状称为缺素症,是营养元素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现象。任何必需元素的缺乏都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并明显地影响生长。患缺素症的植物虚弱、矮小,叶片小而变形,而且往往缺绿。根据缺素症的症状和在植株上发生的部位,可以鉴定所缺营养元素的种类。
4、元素主要功能缺乏症
N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使植物枝繁叶茂,缺N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Mg叶色发黄
P元素构成DNA、RNA、ATP等,与果实成熟有关,缺P时植株特别矮小,叶色暗绿
K元素促进植物茎秆健壮,缺K时植株细弱,容易倒伏
病毒:

1、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2、结构: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其主要特点是: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4、病毒的分类:
(1)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2)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   
(4)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Ⅳ)、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5、病毒的形态:⑴球状病毒;⑵杆状病毒;⑶砖形病毒;⑷冠状病毒;⑸丝状病毒 ⑹链状病毒;⑺有包膜的球状病毒;⑻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⑼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知识拓展:

1、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2、主要危害:
致瘤作用:有病毒内部构造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
3、生物病毒的好处:
(1)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2)在细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融剂,例如仙台病毒   
(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   
(4)在专一的细菌培养基中添加的病毒可以除杂   
(5)病毒可以作为精确制导药物的载体  
(6)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   
(7)病毒还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中起到关键作用.  
(8)病毒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比如癌症

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元素组成:C、H、O、N、P
2、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链,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结,内侧碱基对(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模型图解:

4、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l)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时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3)特异性:每种DNA有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知识点拨: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

知识拓展:

1、两条链之间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两条链之间的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数目对应相等。
2、碱基配对的关系是:A(或T)一定与T(或A)配对、G(或C)一定与C(或G)配对,这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
3、DNA分子彻底水解时得到的产物是脱氧核苷酸的基本组分,即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发现相似题
与“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