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图图二 甲午...” 主要考查您对虎门销烟(林则徐)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全民族的抗战
抗战的胜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虎门硝烟含义:
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禁烟运动:
1.背景:
①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影响了财政收人,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深了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危及清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生存。
②“弛禁派”与“严禁派”激烈讨论。
③禁烟呼声高涨。
2.目的:
为维护清朝统治,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3.过程:
林则徐在广东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将收缴的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4.影响:
①反映了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烟、反对外国侵略的愿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②英国借日禁烟运动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保护鸦片走私,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中国国内形势:
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中叶,中国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国国内形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济落后。
此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政治腐败。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成恶劣的风气。
3、军备废弛。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思想文化界沉闷。
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科举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
5、对外闭关自守。
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对本国进行海上侵略,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无异于作茧自缚,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鸦片泛滥及对中国社会的腐蚀作用:
18世纪上半页,鸦片开始作为毒品输入中国。最早由葡萄牙、荷兰商人输入,18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成为最大的鸦片贩子,19世纪大量泛滥。
①主要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获取高额利润,坚持进行鸦片走私贸易,极力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
②好处:
A鸦片贸易能够给鸦片贩子带来高额利润。
B是英国获取巨大财政收入和推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手段。
③中国因素:
鸦片贩子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之所以能够发生作用与中国的腐朽堕落有直接关系。
④后果:
A在精神上、生理上,广大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摧残。
B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C进一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和虎门硝烟:
1、人民的呼声:
鸦片泛滥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他们对清政府的明禁暗弛表示不满,受害最大的地区是广东,很早人民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1838年12月12日发生的广州万人大示威,清政府保护侵略者镇压人民的策略这次大示威是人民群众反抗侵略者的表现。
2、清政府内部驰禁派与严禁派的斗争(1836-1838)。
①驰禁派:
驰禁派代表清王朝中腐朽的大地主、大官僚阶层,他们与鸦片贸易存在密切的厉害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放弃在鸦片贸易中所获得的丰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禁暗运。首先由许乃济提出禁烟效果不好为由,变通它法:
A将鸦片变成一般商品
B禁止官兵吸食
C允许内地种植。他的论调是着眼于堵塞白银外流解决封建国家的财政困难,其意符合外国鸦片贩子和本国各种牵连的要求,这种论调是与中国人民为敌的。
②严禁派:
严禁派代表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他们看到烟毒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和对封建国家造成的危机,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主张严禁鸦片。罪有代表的是黄爵滋的上书,他认为过去禁烟成效不大是因为官吏不力。他认为应采取“重治吸食,严禁鸦片”的主张。
③道光:
林则徐给皇帝的上书中有“若犹泄泄视之,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道光皇帝的态度由摇摆不定转向强硬。
3、禁烟斗争:
①林则徐反对侵略的策略思想
A.动员人民群众与侵略者起来进行坚决斗争。林则徐在沿海发现当地人民对侵略者十分忿恨,民心可用,但是他在组织团练上,要由开明绅士来组织。在组织水兵、壮兵时要“驾驽必须得法”。
B.对侵略者要劝之以理,诫之以威。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认为禁烟是正义的,他也认识到禁烟不能局限在说理范围内“英人欺弱畏强”又增集兵炮,加强海防
C.区别对待,以夷制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都以各国的利益出发,林则徐采取“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口号。目的是分化瓦解侵略者以减少压力还提出“苟以悔改,尽许回头”的口号。
D.待以守为战,以逸待劳。根据双方力量对比提出的,因为英国有各种武器,相对其武力较弱,而不能与英军打突击战。总;这些思想大都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策略思想,,大多没有实行。
②英国阻止禁烟的手段:
A.包砒烟贩,阻挠禁烟
B.违抗具结,通过美国烟贩更加猖獗
C.故意制造纠纷,进行战争挑衅。
虎门销烟历史意义:
1、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2、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3、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1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黄爵滋:
黄爵滋(1793-1853),男,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年)后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职。他在鸦片战争前,创议禁烟应重治吸食者,挑起了在中国各省军政大吏中关于严禁、驰禁的一场大辩论,成为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的发难者。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奉派赴闽、浙查办鸦片走私问题和视察海防,坚持抵抗侵略的主张,揭露投降派的对外妥协阴谋,“一时以为清流眉目”。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黄爵滋在鸿胪寺卿任上,针对当时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和两年前许乃济提出“驰禁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向道光皇帝上了一个主张严禁的奏折,这便是有名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在这个奏折里,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困难出发,提出若要堵塞白银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黄爵滋这个奏折,说理清楚,剖析利害关系最为剀切,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此问题不能不进行最后的抉择。此奏折对道光帝最后决定采取严禁鸦片的政策,派遣林则徐去广东禁烟起了重大作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清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因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马关条约》(1895):
项目 | 内容 | 影响 |
①割地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②赔款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 |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
③开埠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
④设厂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转嫁1890年经济危机
②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2、中日甲午战争经过:
重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黄海海战(1894):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自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中日甲午战争结果:
(1)中国为败给日本:
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
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领导者重视发展军事力量,皇室则贪图享受
(2)签订《马关条约》(1895)
4、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2)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马关条约》(1895)内容记忆方法:
方法1:用顺口溜形式:“割地台澎辽,赔款两亿高。开口有四处,设厂内税消”。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
解释:“哥哥”——谐音“割”音,指割地;
“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
“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吞并朝鲜、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1885年,日本乘朝鲜甲申政变(1884年)之机,迫使清政府订立《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这年年底,日本创立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此后,日本政府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正规陆军有7个师团(相当于军的编制)共12.3万人,后备兵队10万人,合计共22万余人;军舰达32艘,约6万吨。日本还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了。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清政府内部对甲午战争的态度:
有两种不同说法。
1.不存在和战之争。
这是史学界新近提出的观点。持此说者以夏冬为代表。
夏冬通过对帝党的主要人物翁同和后党的主要人物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帝后两党无和战之争,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从清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尽办法保住他们的统治地位”。作者指出:“李鸿章与翁同在战前总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作好战、和两手准备,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或第三国调停等和平方式解决这次危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战争手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属下的海军在朝鲜与日军接仗”,“李鸿章已在军事上指挥对日作战”;翁同“主张一战”,他的“‘以我兵能胜倭为主’的思想显然高出李鸿章一筹”。黄海之战失利至北洋舰队覆灭,李鸿章在外交上的态度是:“能和则和,不能和则战”;翁同态度较前后退了,“只是想免遭国人唾骂而已”。据此,作者认为:“李鸿章不能算纯粹的主和派,翁同也不是始终的主战派。虽然,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至于什么时候主战,什么时候主和,就要看什么对他们最有利。”
2.有主和主战之争。
这是传统的说法。持此说者有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戚其章等。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指出:“在日本进攻、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和群众要求反抗侵略的压力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主战、主和两派。大部分没有实权的文职官员,如翰林、御史等都积极主战。”主战的还有以“翁同为首的帝党官僚”;“主和派主要是李鸿章系统的洋务派以及恭亲王奕等当权的大官僚”。 戚其章说:“认为帝后两党之间不存在和战之争,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甲午战争中,慈禧虽曾‘传懿旨亦主战’,并‘谕不准有示弱语’云云,却不能以此就否定她的主和。同样,李鸿章作为海陆军的实际最高指挥者,在调遣军队、布置防守等方面不能说一件事没做,却不能以此证明‘北洋系的利益与民族利益就有了一致’,他‘已在比较积极地指挥全面对日作战’,于是连他的‘主和派’帽子也就可以摘掉了。”总之,“对后党是否主战的问题,也不应抓住个别事例不加分析就轻率地作出论断”。
范文澜、陈旭麓、林增平、孙孝思等均持此说。
义和团运动含义:
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
(一)爆发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3、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
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
③领导者:农民阶级;
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
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义和团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政府利用。
⑥对外关系上:太平天国领导人吸收基督教的合理成分,形成拜上帝教,组织动员群众,太平天国有平等的外交思想,有灵活的外交策略,主张向西方学习,《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和外来的先进文明,具有明显的反资本主义的落后性。
⑦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借助西方基督教理论,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义和团信封神袛,持符念咒,设立神坛拳厂,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
教案频发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案,
1、治外法权凌驾中国法律
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教会。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教会庇护。地方上,基督教教会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欲与洋人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
2、仇外心态 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会、教众和洋人、洋货,成为了仇视的对象。 当时社会有许多诋毁西方人的谣言,如说洋人医院挖小孩眼睛制迷药、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阳精等等,而一般中国百姓一向迷信这类传言,从而人人自危,对西方人及中国教友恨之入骨。
3、守旧势力煽动。
思想意识:
1、爱国思想
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屈辱的境地摆脱出来,如当时的红灯照就宣布要以法术“远赴东洋,索还让地并偿二万万之款”。
2、排外思想与爱国思想相对应,义和团也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与举动。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化处理。
3、迷信思想
义和团存在大量的迷信思想,这是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中国农民在当时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迷信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当时的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国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称“劫运到时天地愁,恶人不免善人留”(《庚子大事记》)。这些迷信思想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迷信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斗争。
4、忠君思想
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口号就是一个表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一些群众认清了清廷的本质,不再对其抱有幻想,转而提出新的“扫清灭洋”口号。
《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9.8亿两白银,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起因: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辛丑条约》内容和危害:
内容 | 危害 |
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 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 |
在北京设使馆区,准许外国驻兵保护 | 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
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 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惩办“首祸诸臣” | 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
接受《辛丑条约》并受列强“保全”的清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
《辛丑条约》历史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4、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民族抗战背景:
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中共抗战: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其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反蒋:
1、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却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的内外局势。
逼蒋抗日
1、在中共的号召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东北杭日义勇军坚持抗成,激发了民族爱国精神。
3、“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杭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联蒋抗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1、阶段性特征:
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其抗日战争有以下特点: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个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抗争;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⑤最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⑥抗战具有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三条线索:
(1)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
(3)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①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③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胜利标志:
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巡洋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
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胜利原因:
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中共在统一战线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广大爱国将士的英勇作战;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同日,八路军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了战略大反攻的命令,要求各地人民抗日武装对日军发起全面大反攻。 从8月9日到9月2日,解放区军民收复县城159座、据点747处,歼灭日伪军57962人,使各解放区基本上联成一片。到10月上旬,解放区军民在大反攻作战中,共收复城市二百余座,毙、伤、俘日伪军二十三万多人,解放国土三十一万五千余平方千米,解放同胞一千八百七十余万,取得辉煌的战绩。
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会场布置呈“□”字形,受降席座北朝南,以何应钦为最高受降官。投降席坐南朝北。观礼席在东西两侧,除国民政府的有关军政人员外,还有美国军官和中外记者。签字仪式的主持人是国民政府总参谋长萧毅肃。 9时半,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率领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等人来到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10时,在中国人员的押引下进入会场。冈村宁次快步进入礼堂,向何应钦敬礼后,低头入座。然后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敬礼,领取投降书,交冈村宁次签字盖章。签字盖章后,再由小林浅三郎呈交何应钦。 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后,冈村宁次立即率领投降代表退席。其后,何应钦作了简短致词,受降签字仪式即告结束。
与“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