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6分)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

    南京目前还是地下管网雨污合流。平时,浪费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每逢暴雨,为了尽快泄洪直接排水,又导致秦淮河、玄武湖的水质骤然变差。为此,南京投资183亿元打造雨污分流工程,雨水补充河道,污水进入污水治理厂处理,治水经济集约。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a管产生的是_____。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6分)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南京目前还是地下管网雨污合流。平时,浪费了污水处理设施的...” 主要考查您对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解水实验
  • 水的组成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电解过程

       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阴极生成。

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表达式:
氢气+氧气
2H2O2H2↑+O2

3.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接负极一端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是接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

4.产物检验
(1)正极一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2)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证明气体是氢气。

5.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6.注意事项: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者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加快反应速率。
(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会小于1:2,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开始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溶于水,实验时间越长,
其比值越接近1:2。

电解水记忆口诀:

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的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发现相似题
与“(6分)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