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为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徒,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冲击于夏口”洋布、洋货“其质即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中国近代史参考》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近代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27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为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 主要考查您对

重农抑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重农抑商
  •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


重农抑商的发展: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
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
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自然经济:

与商品经济相对应,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3)新思潮的萌发。
2、表现:
(1)洋沙输入,“纺”与“织”分离
(2)洋布输入,“织”与“耕”分离
(3)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棉布的消费者
(4)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发生变化
3、 影响:
(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2.近代企业的发展

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3.城乡联系的加强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联系加强,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个体生产的局限性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上和协作不发达,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