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x(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关系图像。例如,当刹车痕迹长度为40 m时,刹车前车速为80 km/h。
    (1)假设刹车时,车轮立即停止转动,尝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定量推导并说明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
    (2)在处理一次交通事故时,交警根据汽车损坏程度估计出碰撞时的车速为40 km/h,并且已测出刹车痕迹长度为20 m,清你根据图像帮助交警确定出该汽车刹车前的车速,并在图像中的纵轴上用字母A标出这一速度。

    本题信息:2011年模拟题物理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如图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x(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关系图像。例如,当刹车痕迹长度为40 m时,刹车前车速为80 km/h。(1)假...” 主要考查您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v-t图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v-t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t2-v02=2as。

适用条件: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推导:

可得,将t代入,即

注意:

是由公式推导而出,一般情况下,对同一过程不能联立三式求解。
②关系式中一共有四个物理量,若求其中的一个物理量,需要知道其他的三个物理量。由可推得(v取正值还是负值根据情况判断),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矢量式,应用它解题时,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a与同向时为正值,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与反向时为负值,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位移,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的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位移,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拨:

对位移和速度关系的两点提醒:

  1. 注意同一性,即应是同一研究对象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及发生的位移。
  2. 注意矢量性,即以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三量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为正,相反则为负。

当初速度为零时:

初速度为 初速度为0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

v—t图像: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再根据相关数据进项描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连依次连接起来,就建立了速度时间图象,也就是VT图像。


v—t图像的含义:

1、v-t图象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3、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4、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5、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6、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知识点拨:

图一
图一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的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v=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一段时间(t)内,走过的路程(S),满足关系式:S=vt,在图像中为一矩形包围的面积。

图二
图二是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函数关系式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直线的斜率)是个恒量,初速度也是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关系。一段时间(t)内,走过的路程(S),满足关系式:,在图像中为“矩形+三角形”所包围的面积。


v-t图像的基本类型: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x(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