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 千米,平均宽度16 千米,最大深度1740 米,平均谷深1600 米,总面积2724 平千米。
    材料二:科罗拉多国家公园耗资3000 万美元的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如图),建造在大峡谷南缘老鹰崖距谷底1200 米的高空,为U 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 米。廊桥宽约3 米,底板为透明玻璃材质。
    (1)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具有的旅游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旅游业发达,每年可吸引50 万游人前来观光。玻璃廊桥对改变旅游者观赏效果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云南省期末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胡丽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 千米,平均宽度16 千...” 主要考查您对

内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作用

旅游资源的欣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内力作用与地貌
  • 侵蚀作用
  • 旅游资源的欣赏

内力作用:

1、定义:有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能源来源与分类:
     地球内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太阳能、重力能等→外力作用。
内、外力共同作用,内力是主导。 

3、表现形式
    ①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型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凹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变质作用:是指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③岩浆活动: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
    (3)对地形的影响: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使地表起伏。


分类 能量源 表现 结果
地质作用 内力 地球内部热能 地壳运动、演讲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高低起伏
外力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趋于平坦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
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
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一: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情况二: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三: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①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②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③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情况四: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五: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侵蚀作用:

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使被侵蚀的物质离开原地

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旅游资源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角度)

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
    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季;
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
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的
    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
黄山观日落—黄昏;
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出现的
    自然景观
塘江大潮一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
青海湖候鸟—五月;
大理蝴蝶会—三月;
海市屋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

3、抓住景观特点——了解园林景观的特点: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低山丘陵地区在山脊线或山麓湖边修建宝塔等。
在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再现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北方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与宽阔整齐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江南园林规模较小,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一方山水一方情,风俗民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发挥想像:通过想象感悟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6、景观欣赏的其他要求:

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观的美学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欣赏过程中注意节律安排,保持饱满情绪。风景区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