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出现过合作、对峙的局面。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其中“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①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②孙中山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
    ③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共产国际“二大”通过了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提纲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本题信息:2009年0103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出现过合作、对峙的局面。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1、最大特点是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紧密结合。
2、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崭新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中共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1、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
1923.10鲍罗廷来华明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委;
1923.11共产国际决议《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要求对三民主义重新作出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政党。
2、孙中山加快了改组的步伐:
1923.1《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确立联俄政策;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民党联共政策的确立和扶助农工政策的确立。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国民党一大的主要成果:

1、政治上通过了新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纲领。
2、在组织上通过了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由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族革命联盟,从而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出现过合作、对峙的局面。关于第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