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题为《机器时代的“享受”》的图片。它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根据材料一,图中人物正“享受”着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这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1分)
    材料二:据2013年1月30日人民网报道,今年北京共出现了4次雾霾天气过程。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从1月1日到29日,北京南郊观象台雾霾日数为24天,仅有5天不是雾霾日。雾霾涉及我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部分地区,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
    (2)根据你对周边环境的观察,你认为材料二中的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分)
    材料三:日本福岛核禁区内空无一人。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已过去两年。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处理难度超乎想象。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4月10日说,核电站周边半径80公里范围内的核辐射强度已经降低近一半。数以千计的民众当天在日本首都东京集会,要求安倍晋三政府彻底放弃核能。
    (3)核电站的建立及核能的利用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1分)日本多数民众要求安倍晋三政府彻底放弃核能,他们对核的敏感态度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1分)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对工业文明发展的看法。(2分)
    材料四: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2分)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是题为《机器时代的“享受”》的图片。它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 主要考查您对

珍妮机

瓦特与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珍妮机
  • 瓦特与蒸汽机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纺织业的生产工具变革: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1768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柯莱特发明卷轴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走锭纺纱机(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瓦特:
詹姆斯·瓦特(1736-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这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功率的单位称为瓦特,常用符号“W ”表示。瓦特是国际单位制中间的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常用符号“W ”表示。

蒸汽机: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产生的影响:
1.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发展,大工业生产;
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瓦特设计的改良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由于以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特点:
1.英国生产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
1.市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殖民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2.资本:海外掠夺及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3.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组织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
5.社会环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内社会状况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原因:
1.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资料;
2.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交通具提供纽带;
3.世界殖民体系提供保障。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与他国最惠国的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通过基本准则的确立,使国际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是题为《机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