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问答题
    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变革先导】
    (1)法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起源于法兰克王国。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釆邑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此后,封建庄园在西欧普遍兴起。下下图为《西欧的封建庄园》图。


    (1)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
                                                                                                        
    【革命时代】
    材料一  “14日,星期二,无事。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材料一1789年7月14日法国发生了什么?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的法律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巨人风采】
    (4)拿破仑是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拿破仑给后人留下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_______________。有人赞他为“欧洲雄狮”,也有人说他是“科西嘉怪物”。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历史问答题难度容易 来源:李秋香(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探究历史,回答问题。【变革先导】(1)法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起源于法兰克王国。8世纪...” 主要考查您对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攻克巴士底狱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拿破仑法典

人权宣言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 攻克巴士底狱
  •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 拿破仑法典
  • 人权宣言
采邑制:
查理·马特改革时的土地分封制度。查理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起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建立时间:5世纪西罗马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查理·马特的改革 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的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墨洛温王朝 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481年,萨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的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因为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王朝后期,宫相势力日盛。751年,宫相丕平取代了墨洛温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

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由法国国王召开,也由法国国王决定解散。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1789年,由于路易十六王室财政困难,三级会议再次召开。这时,经过启蒙运动,由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倡导的民主、自由、三权分立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士和贵族已经开始衰落,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正在壮大。1789年的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提出改革税制,取消前两个等级的特权的要求。

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攻克巴士底狱:

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1.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2.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3.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经济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阻碍;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为大革命的爆发做好了思想准备;
4.外部因素: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拿破仑帝国:

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资产阶级军事专制国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的统治政策:
1.政治上,稳定了政治家局势;
2.经济上,改革财政,振兴资本主义经济;
3.法制上,重视法制建设,注意依法治国;
4.科教上,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的影响:

1.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促使法国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法国工业振兴;
3.拿破仑政权具有军事独裁性质,其后来发动了许多侵略战争,给其他国家造成灾难。

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

1、国内:
(1)战争使帝国经济和财政陷入困境;
(2)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国外:
(1)占领区人民的反法的运动;
(2)远征俄罗斯使帝国大伤元气;
(3)英国的海上封锁;
(4)反法联盟不断的进攻。
拿破仑:


拿破仑帝国疆域: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在议会最后通过,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
1.《法典》规定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废除封建特权,摆脱教会控制,以及人身自由、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准则。
2.《法典》排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这些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步法典,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

对拿破仑法典的评价:
《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为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拿破仑法典:

《人权宣言》:
1789年8月26日颁布的《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是法国大革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的实质: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对《人权宣言》的评价:

它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要求,是法国革命中的理论和纲领性文件,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宣言的内容中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说明了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又具有局限性。

《人权宣言》的影响:

1.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权利法则;
2.为后来的制定资本主义法律提供了相关依据;
3.为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革命确定了基本纲领。


人权宣言原件:

发现相似题
与“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