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学校。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强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经费的45%,60年代降为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明显降低。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  1958  1963  1968  1976
     产值  173  320  682  1438  5544

    请回答:
    (1)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简单概括。
                                                                                                                                                    
                                                                                                                                                         
    (2)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 主要考查您对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美国的经济扶植;
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
4.发展外向型经济;
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
6.坚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二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
1.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
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4.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5.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

日美关系演变:
1.60年代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2.70年代建立政治伙伴关系;
3.90年代建立军事伙伴关系。
日本工业分布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