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问答题
    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于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请结合欧洲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对“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加以阐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07期中题历史问答题难度极难 来源:魏铭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于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 主要考查您对

牛顿和经典力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

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

达尔文与进化论,《物种起源》

“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和蒸汽机)

电气革命的出现(法拉第,发电机,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新文化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牛顿和经典力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
  • 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
  • 达尔文与进化论,《物种起源》
  • “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和蒸汽机)
  • 电气革命的出现(法拉第,发电机,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信息技术的发展
  • 林则徐《四洲志》
  • 魏源《海国图志》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维新变法思想
  • 新文化运动

 牛顿的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
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
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
①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创立的奠基作用。
②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特征:

与传统科学和现代物理学相比,经典力学具有三大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
这些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一)背景:
1、16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不但动摇了上帝创世说,也启迪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和实验思想的萌生。
3、伽利略基于观察、实验以及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4、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上的需要与力学有直接关系;
5、牛顿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标志: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三)历史地位:
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突出发展起来的是经典力学。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奠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一个有关物体运动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故此,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
1、在经典力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些成就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
2、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的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总结。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表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又表明了科学的预见力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意义: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促进了天文学发展: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③促进了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的统一,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发展。

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1、成就: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是伽利略把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相结合解决物理学问题的典范。它不仅发现了物体下落运动的客观规律,而且为人类认识自然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现在人们称伽利略为物理学之父。正是由于伽利略创立的科学方法,物理学研究才走上正确道路。
2、成就:利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意义:伽利略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牛顿:

牛顿(1642—1727)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他首先给力学的基本要领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对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光的微粒的一切物体在真空中或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动,全部应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给予了说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都囊括在他的力学体系之中。《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有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牛顿力学方面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这个引力与彼此吸引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此前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发明并用精确的数学术语把它们联结起来了。
此外,牛顿还确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其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里所谓的“自然哲学”实际上就是指物理学。在古代,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定义和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这部分虽然篇幅不大,却极为重要。
第二部分是这些基本定律的作用,包括三篇:
第一篇是研究万有引力的;第二篇讨论介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三篇是“论宇宙系统”。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中,牛顿首先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说明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含义。接着陈述了他总结和创立的运动三定律和矢量合成原理。
牛顿对运动三定律的表述如下:
运动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将保持它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运动第二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施的力成正比,并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
运动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和它对抗;或者说,两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永远相等,并且各自指向对方。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一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汐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后二百多年中,再也没有人补充任何本质上的东西。直到20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问世,才使力学扩大了范围。

经典力学的困境:

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时间和空间的量度是绝对不变的。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的:“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随着生产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些由“绝对时空观”解释不了的实验事实。比如,电磁波、光的传播和快速的电子运动,等等,都不遵循牛顿的力学定律。为了检验以太存在的假说,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效应,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试图探测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速度,寻找以太绝对静止坐标系。虽然实验本身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但是并未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这个实验被许多人所重复,结果都相同。实验的“零”结果否定了以太风的存在,这就是以太的飘移实验。很显然,新的发现与古典理论发生了矛盾,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大胆怀疑绝对时空观的正确性。新的实验表明,牛顿力学的致命弱点,就是把时空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牛顿理论的终极真理性被否定了。这种状况表明,一种新的更为普遍性的理论的产生已不可避免了。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

狭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系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广义相对论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
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爱恩斯坦创立相对论:

1、历史背景:
(1)19世纪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存在着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这与人们的一般看法一致。但到了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一篇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章中,就曾谈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然而,正当物理学界沉浸在满足的欢乐之中的时候,从实验上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固体比热、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结构cdotscdots这些新现象都涉及物质内部的微观过程,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典理论进行解释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运用经典理论得出的瑞利——金斯公式,虽然在低频部分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但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辐射能量单调地增加,在高频部分趋于无限大,即在紫色一端发散。这一情况被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得出的“零结果”更是令人费解。实验结果表明,根本不存在“以太漂移”。这引起了物理学家的震惊,反映出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两件事被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称为“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然而就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给物理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提出:1905年刚刚得到博士学位的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
(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狭义相对论: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题为《论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此后,爱因斯坦又连续发表几篇论文,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全部框架。
广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创立广义相对论的工作,并于1916年写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这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爱因斯坦: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
1894年举家迁居意大利米兰。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1901年入瑞士国籍。
1902年6月至1909年10月,在瑞士专利局任技术员。1909年10月,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3月,在布拉格任德意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10月,任苏黎世工业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4年4月,在柏林任德国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逝世。
爱因斯坦被认为是最富于创造力的科学家,他不但创立了相对论,还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得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重性本质,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荣获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他还证明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因:

美国科学史专家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博士耗时二十多年,通过发掘与诺贝尔奖评奖当事人有关的大量书信、日记、评审报告等素材,撰写成一本有关诺贝尔奖评奖内幕的书,这本书的书名是《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那么,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里,究竟是谁不想让爱因斯坦获奖?该书作者揭示出,这个人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权威古尔斯特兰德。这个著名医生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一个智识成就不具备可考虑授予诺贝尔奖的物理学价值。”结果,古尔斯特兰德毫不费力地在委员会中做了一个经典的外科“手术”,成功地“切除”了爱因斯坦获奖的可能性。另外,委员会另一个核心人物哈塞尔贝里对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无好感。直到1922年,哈塞尔贝里去世,奥森添补了委员会的空缺,爱因斯坦才得到获奖的机会。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奥森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其策略是不以委员会中大多数人反对的相对论,而是以普遍被接受但是重要性稍逊的光电效应定律,提出为爱因斯坦授奖,他成功了。应该说,是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增添了光彩,而不是诺贝尔奖成全了爱因斯坦。



经典力学、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量子论则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2)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②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
③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3)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4、量子论诞生的意义: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普朗克和量子论的发展:

普朗克(1858—1947)是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879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现在叫做普朗克常数。由此,量子论创立。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生发表了215篇研究论文和7部著作。在普朗克诞辰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赠给”他一个小行星,并命名为“普朗克行星”。量子论不仅给光学,也给整个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概念,故通常把它的诞生视为近代物理学的起点。
第一个意识到量子概念的普遍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问题上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他建立了光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中出现的新现象。此外,玻尔、德布罗意等许多科学家也对量子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量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古典量子论(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索未菲、康普顿),量子力学(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约尔丹、玻恩)以及最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或量子场论。但是,否定量子论或对它有疑问的科学家也不少,即使是赞同量子论的科学家之间也有很大的争论,如爱因斯坦和玻尔。尽管人们对量子理论的争论一直没有消除,但它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就却是令人吃惊的。用量子理论来研究金属和宝石这些晶体,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为什么银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不透光,金刚石不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透光?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量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的原理,为晶体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且量子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美好。科学家认为,量子力学理论将对电子工业产生重大影响,是物理学一个尚未开发而又具有广阔前景的新领域。



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

1、历史条件:
①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是催生进化论思想的重要条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这三大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④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奠定了学科基础。
2、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3、理论观点:
(1)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4、影响:
(1)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3)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列宁对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的论述: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反正都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1831年起,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舰进行环球考察5年。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论。他还通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他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虽然在地理上是隔绝的,但是许多动植物品种十分相像。他把在化石中发现的古生物和现存的物种进行比较,认为“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用这样的假说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达尔文回国后初期,主要是从事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地质学的研究进一步坚定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看法。但直到此时,他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还只是从感性认识中形成的一个初步的假说,是地质学理论的一个补充,只有在解决了物种是怎样进化的问题后,进化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为了解决物种怎样进化的问题,为了弥补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达尔文广泛地收集了一切有关动植物在人工培养和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的事实。他同育种者和植物园的园丁交换意见。他还阅读各种著作。1837年,达尔文认识到人工培育的植物品种进化的关键是人工选择。他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关于金鱼人工选择的过程和原理,并且说明中国人曾经运用同样的原理对各种植物和果树进行人工选择。他在《物种起源》中承认选择原理不是近代的发现,在中国古书中早就有了明确的记述。但是,在自然界中物种是怎样进化的,对达尔文来说仍旧是个谜。他这样写道:“1838年10月,也就是开始我的系统探索的15个月之后,我为了消遣而偶然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长期不断观察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着的生存斗争,思想上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常常容易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就常常容易消灭。它的结果就会形成新的物种。这样我终于得到一个说明进化作用的学说了。”直到此时,达尔文才找到了自然界的物种怎样进化的谜底。这就是生存竞争,通过自然选择,最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的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由于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有利的变异逐代积累,便形成新种。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一个原始的物种会发生性状分歧,演变为多数物种。
达尔文的学说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虽然牛顿承认了上帝的第一推动力),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其次是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社会结构被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取代。再次是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中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4)18世纪中期,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新蒸汽机;
(2)80年代,瓦特又制成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4)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2、不同点:
“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
“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
3、意义:
电进入人们生产和生产各个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

1、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1)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2)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3)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4)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5)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和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2、电气时代的到来: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纷涌现,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
⑴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⑵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⑶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4、电气革命的影响:
(1)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及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一是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推动了电的性能的充分发现和运用;
二是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电机的不断完善、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三是使用电力的新发明不断涌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区别:

时期 动力(能源) 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传播变革的历程。
(1)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
(2)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3)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
2、互联网的诞生: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当时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般大。它当时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储存式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音译为万维网。
3、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②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⑤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2)消极影响:
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
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互联网诞生:

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罗伯茨才被调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主持阿帕网(ARPANet)联网项目,从而催生了互联网络。
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20世纪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前提,1943年,美国开始实施“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简称ENIAC,中文译名“艾尼阿克”)工程。整个工程吸收了大约200名科学家,经过两年多艰苦的创造性劳动,1945年底,这台标志着人类智力解放的巨大机器,宣告竣工。这台电子计算机是个笨重的庞然大物,它占地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吨,其耗电达150千瓦/时。它里面约有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英里长的铜丝和50万个焊接头代替了马克的760000个转动机件及无数的电阻、电容等,信息由快速的电脉冲传送。当然,艾尼阿克的计算速度是无与伦比的,它每秒钟可作5000次运算,比当时已有的最快的继电器式计算机要快上1000倍。它可以胜任广泛的科学计算。当时计算中最复杂的问题,要数描写旋转体周围气流的5个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了,这个问题如果让机电式计算机来计算,需要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如让人工手算,则要花上几年时间,而艾尼阿克仅用一个小时,就把结果准确无误地全部告诉了人们。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问世以后,电子计算机飞速发展,广涉人类的军事、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和娱乐领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因特网的诞生:

因特网(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美国军方认为,万一仅有的一个集中军事指挥中心被前苏联的核武器摧毁,那么全国军事指挥就将瘫痪,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由多个分散指挥点构成的指挥系统,某些指挥点的摧毁,并不影响其他指挥点的正常运转,而这些分散点的相互联系则要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于是在1969年,美国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不过那时它只链接了美国的4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1986年,美国建立了NSFnet广域网,这个网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下,并入了很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私营研究机构的局域网。随着ARPAnet军用部分与民用、商用部分的脱离,ARPAnet逐步被NSFnet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因特网。
因特网的早期应用服务主要有电子邮件、远程登陆和文件下载FTP等。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有相当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使用。这种局面直到1990年万维网WWW(WorldWideWeb)出现之后才逐渐改变,WWW通过建立Web网站进行信息的发放,用户通过操作简单的浏览器软件,以图形界面来访问这些网站,并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转接到其他相关网站。WWW极大简化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和用户访问。

信息社会: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1956年和1957年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信息社会”的开始。从那时起,信息时代已不再是一个观念,而成为一种现实。学者们按照生产技术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结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把从古到今的社会区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战略资源不同。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则是信息。奈斯比特举例说,100年前很多人可能就已经知道怎样建造一座钢铁厂,所缺少的只是资金。如今再兴办企业,最要紧的已经是信息(知识和技术)了。人类跨入信息时代,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在《信息社会》一书中指出,信息社会就是以电脑技术为发展核心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发达程度要由电脑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来确定。按照电脑化发展的过程,他把信息社会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大型科技项目为基础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45年到1970年。在这个阶段,电脑主要被用于军事和太空探险,如计算导弹飞行的弹道,组织阿波罗登月计划等。推行电脑的主体是国家机构。
第二阶段是管理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55年到198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运用电脑技术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行政和企业管理效率。推行电脑的主体为政府机关和企业界。
第三阶段是社会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70年到1990年左右。电脑技术主要被用于科学、教育、医疗、交通指挥、资源调查、清除污染等,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需求。推行电脑的主体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增加了个人。
第四阶段是个人的电脑化,时间为1975年到2000年。在这个阶段上,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电脑,每个人都可以从电脑系统取得他所需要的资料,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现未来目标。个人将取代机构成为电脑化的主体。
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新突破不断涌现,已有的突破又酝酿着新的突破,使社会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遥控生产、远程会诊、电影创作、合作攻关、打击犯罪、学校教育、邮递信件、电子报刊等。


开眼看世界: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和作品 背景 意义 主要特点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
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各国律例》;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资本主义加紧对中国的渗透和侵略;西学传入;
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
思想启迪。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人数很少

“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1)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2)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去看看陌生的外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他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还摘译了《各国律例》。其中一类使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法律、鸦片生产和时事的知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定政策的参考。另一类是关于外国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为改变军事落后状况服务的。在鸦片战争中,他发现英国侵略军“船坚炮利”,就立即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2)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
①它系统介绍世界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
②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
③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
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1831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
1832年任江苏巡抚,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
1838年,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了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从烟毒泛滥中预见到“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涸”的政治危机,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道光帝召林则徐到北京,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二万零二百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积极筹备海防,修建炮台,于海口设置木排铁链,添置大炮,整顿水陆军,组织水勇,并发出告示:“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因而多次打败英军的武装挑衅。他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以便“知其虚实”,“定控制之方”,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
1840年1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
1841年,林则徐被派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被发配新疆,在新疆垦辟屯田。
1845年,署理陕甘总督。
1846年,任陕西巡抚。
1847年授云贵总督,奏请准许招商集股,开发矿产。
1849年,因病返籍。
1850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广西巡抚,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终年66岁。
著作辑为《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四洲志》:

《四洲志》,清林则徐编,一卷。本书是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辑而成。书中所记为世界五大洲中30多国的地理和历史,是当时中国一部较有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以此书及其它资料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  


魏源和《海国图志》:

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又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它系统介绍世界各国人文情况,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实践和研究,魏源看到英国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直接的敌人,也是全世界最有“长技”的国家。他认为只有真正“知其情”、“知其形”才能“师夷长技”,才能最终制驭它。只要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完全可以抵抗外国侵略并战胜敌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


魏源: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清代著名思想家。他于嘉庆末年曾在京向刘逢禄学习公羊学,后与龚自珍齐名,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人物,时人并称龚魏。1825—1826年间,他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并参与筹议漕粮、水利等工作。以后,他任内阁中书,广泛阅读各种典籍文献,较多地了解社会实际。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他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江南,逼近扬州时,魏源组织地主武装进行对抗。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魏源除上述著作外,还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清魏源著。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作者在镇江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订立后不久整理成书。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订为60卷,1852年(咸丰二年)又扩编为100卷,刊于扬州。此书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谴责投降派“夷兵不可敌”的卖国论及顽固派视坚船利炮为“奇技淫巧”的昏愦,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此书出版后,很快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维新运动也发生一定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海国图志》的有关内容:

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而睽涣取诸易象,射御登诸六艺,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云集而鹜赴,又何暂用旋辍之有?……
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
《海国图志》卷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和作品 背景 意义 主要特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①内忧外患十分严重
②出现洋务派,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
③慈禧支持
④新思想的萌发
⑤侵略者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主张对外妥协的洋务派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技术先进,但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性;
有一定势力

“中体西用”的理论及实践:

(1)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随着西学的传播,用什么来维护封建王朝统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3)论战: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是采取什么方式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大清国体;顽固派则以传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反对“西学为用”、“师事洋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论战最终以洋务派占上风而告终。
(4)实践及影响:
洋务派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名,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国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坚持“中体西用”为触动封建制度而失败,但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洋务运动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对中国的近代化影响很大。
(5)实质:
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特点:
①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2)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④康有为本人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对儒学有很深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采用儒家外衣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


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2、代表人物:
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
3、主张: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②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4、局限性:
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
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5、影响因素:
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1、开展: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2、阐释:
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维新变法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
3、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
开办学堂、著书立说,建议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近代思想解放的贡献。
4、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由于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而展开的。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面对时代推来的问题,做出了两种相反的回答。
5、意义:
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主张。通过这场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新学的热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器物到制度层次的推进,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还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维新变法思想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虽然没有取得实践上的成功,但是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对于开阔眼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们的参政热情,仍然有深远的影响。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1、态度:
(1)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
(2)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
(1)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维新变法: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上书光绪帝,痛陈国难深重,应赶紧变法图强。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与慈禧太后意见不合,而企图借变法,巩固与强化自己的地位与权力。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表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全部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这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不能容忍的。变与不变的矛盾发展为一场带血的斗争,变法运动遭到了失败。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所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留下的痕迹永不磨灭,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启蒙思想的作用: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民智;
(3)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4)复古尊孔的逆流: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的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5、旗帜: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6、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与科学并重。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
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提倡文学革命。胡适主张使用“白话”做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文化革命改革大旗。 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③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7、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8、评价:
积极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5)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科学之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