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32分)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每年的 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的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表(除南极洲外)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径流总量(立方千米)
    3100
    131900
    4225
    5950
    10390
    1965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2100
    1960
    5500
    7640
    21000
    27800
    材料二:中国主要河流人均径流量比较图

    材料三: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
    (m3/人·年)
    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年)
    人均生产
    用水量
    (m3/人·年)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32分)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每年的 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 主要考查您对

    水体的组成

    水循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水体的组成
    • 水循环

    水体组成: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分类   备注
    空间分布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
    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 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其它

    水圈:

    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陆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2/3)

    水体之间的关系:

    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

    水体相互关系 图解 说明
    大气降水与河流水
    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冰雪融水与河流水
    冰川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地下水与河流水
    河流水与地下水有互补关系,A 图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图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水与河流水
    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蓄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补给河流水,人工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更明显
     
    地下水:

    (1)类型
    类型 定义 补给 主要特征
    潜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潜水 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3)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及时人工回灌。
    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类型: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图示
    别称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海洋水循环
    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蒸发、凝结、降水等
    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水循环的过程:


    特别提示:

    (1)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发现相似题
    与“(32分)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