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  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4分)
    〈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 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 主要考查您对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江南地区的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江南开发迅速,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伴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北方地区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的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南方少数民族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南方政权的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4、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集中在北方,南方的战争多为统治阶级内部,为经济发展保持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5、南方优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蕴含了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6、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影响。“永嘉南渡”不仅是北方百姓的南移,北方的士族大姓,甚至是晋朝政府的南移,也为江南的发展带去了大批人才。
7、人民的辛勤劳动,北方的流民组要集中在荆州和扬州,其次是闽江流域及岭南等地,为了重建家园,求得安定的生活,他们有着强烈的经济开发愿望。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的含义
“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广义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狭义是指长江下游南岸,以太湖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魏晋以来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教材中所指的是广义上的江南。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