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称“西域”,即“西部疆域”之意;清乾隆皇帝更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对强对新疆虎视眈眈;现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妄图达列分裂新疆的目的。
    材料三: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①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史实来证明。
                                                                                                                                                             
    ②19世纪中期对我国新疆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有哪些国家?1865年率军侵入薪疆的是谁?
                                                                                                                                                              
    ③材料三中提到的“大将”是谁?这首诗赞扬了他的什么功绩?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本题信息:2010年河南省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科一: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称“西域”,即“西部疆域”之意;清乾隆皇帝更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材料...” 主要考查您对

西域都护的设置

唐朝的民族政策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阿古柏侵占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西域都护的设置
  • 唐朝的民族政策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 阿古柏侵占新疆
  • 左宗棠收复新疆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匈奴统治内部发生内乱,驻守西域的匈奴贵族归服汉朝,匈奴设立测“僮仆都尉”随之撤销。至此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统治。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的现实意义:
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用史实说明了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开始对新疆进行统治和管理,证明了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设立的,而是汉宣帝设置的。

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的历史意义: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这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残酷统治,转向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比较发达的汉王朝,从而加强了与内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西域都护府这种管辖方式,也为中国后世王朝开创了先例,后来的唐朝在边区各族先后统辖在一个政府下之后,也分别设置了都护府。
西汉时西域都护图:


唐朝民族的政策: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通过实行①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②和亲③册封④战争⑤会盟多种措施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唐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

唐太宗的开明民族政策的意义:
1.秦汉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稳定;政治稳定,双方的相互交流加强,促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2.唐代对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代。强大,宽容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促进了民族融合。
3.唐太宗被少数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是各民族首领拥戴唐朝的集中体现。

唐朝全省时期的疆域:
 


大小和卓叛乱:
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部俘虏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先后逃回。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们兄弟纠集其他各部维族上层分子发动暴乱。次年,清朝派军平叛。到1759年,终于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


如何评价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大小和卓“虐用其民,厚敛淫行”,导致了回族人民的不满,所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战争时正义的,同时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西汉时,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新疆地区在清朝初期是由卫拉特蒙古控制,康雍乾三朝平定了卫拉特准噶尔蒙古噶尔丹、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阿穆尔萨纳的叛乱,底定新疆东部。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彻底管辖新疆。蒙古:清太祖时期开始推行有待蒙古和制度性的满蒙联姻政策,将漠南、漠北(喀尔喀)蒙古置于中央统辖之下,乾隆时又完全平定漠西蒙古。归化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设立,管辖内外蒙古。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的意义:
清代将军的设置,对维护清朝的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防,抵御外来侵略,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即偏重于军事统治,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缺乏统一性。在有些地区,清政府委派的官员缺乏与少数民族沟通,政令下达受到阻碍。结果,至清朝晚期,随着清朝统治阶层的腐败,新疆问题又日益严重。


阿古柏侵占新疆:
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接着,连续攻占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几年后,阿古柏又攻占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阿古柏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他们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还为阿古柏提供军火,阿古柏成为英俄两国分裂中国占领新疆的傀儡。1871年,俄国还直接进攻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阿古柏入侵新疆:
1、背景:
(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高潮。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高潮。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之一。
(2)新疆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俄英均有夺取之心,新疆面临危机。
2、过程:
1865年,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接着,连续进攻天山南部各城。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几年后,他又攻占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阿古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使美丽富饶的新疆成为人间地狱。
3、英俄企图:英俄两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
新疆的动乱和阿古柏的入侵,加剧了英俄鲸吞我国新疆的争夺。阿古柏与英国驻印度总督之间关系密切,往来频繁。沙俄在1865年就攻占浩罕国北方重镇塔什干,把它并入俄国地图。1866年,浩罕被迫臣服,成为沙俄附庸。从1866年到1868年,沙俄与阿古柏约定,双方互不干涉对方的行动。互给对方入境追捕逃犯的权利。1870年8月,俄军占领莫扎尔特山,扼住了伊犁通往南疆的咽喉。1871年,俄国扬言“伊犁永归俄辖”。伊犁地区各族人民沦于沙俄侵略者残暴的殖民统治之下。并且通过和阿古柏签订条约,取得了在南疆通商、建立牙行、商队过境、设置商务专员等特权。俄国货物的关税定为百分之二点五。以后英国也取得类似俄国的特权。

阿古柏:
阿古柏(Ya‘qub,1820~1877)19世纪中期中亚浩罕汗国的高级军官。亦称穆罕默德·叶尔孤白、叶尔孤白帕夏。阿古柏即叶尔孤白的转音。中亚浩罕汗国安集延人。1845年任浩罕国王侍从。借助其姐夫塔什干长官纳尔·穆罕默德汗的帮助逐步升迁。1847年任阿克摩斯德要塞守将要职。1853年起,在对俄作战中屡败。1864年在浩罕内部王位争夺中,因其背弃过的国王呼达雅尔汗复位,无法在浩罕立足。恰在这时,中国新疆各地爆发了各族穆斯林反清运动。占据南疆喀什噶尔四城的柯尔克孜伊斯兰教领袖萨迪格伯克向浩罕乞师求援,在浩罕统治集团支持下,原白山派和卓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与阿古柏统率一支浩罕队伍入侵 喀什噶尔,接着对其他各地穆斯林反清势力展开攻势,先后攻占喀什噶尔、阿克苏、叶尔羌、库车等地,1867年建立起“哲德莎尔”(即7城)汗国,自立为“毕条勒特”汗(即洪福之王),并将布素鲁克囚禁,随后驱逐回浩罕。1870年阿古柏攻占吐鲁番,入侵乌鲁木齐,一时天山南路与北路部分地区均为其占据。阿古柏以“圣战”名义入侵新疆后,建立起名义上的伊斯兰教统治,实施封建采邑制度。常以参拜“麻札”(即圣墓)为名,入侵各地。以扩大或新建清真寺、麻札和办经学院为名,笼络各族穆斯林。今喀什阿帕克和卓麻札,就是在入侵期间按照中亚的麻札式样改建的。他废除了清朝政府在新疆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以伊斯兰教的“沙里亚法”推行其统治。派往各地的军事长官和地方官吏,对人民实行严酷的压迫剥削。仅他本人就拥有3000名奴隶。为了巩固其统治,1872年与俄国签订《俄国与喀什噶尔条约》,1873年与英国签订《英国与喀什噶尔条约》,出卖新疆的权益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1875年清政府派军进入新疆,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打击侵略者,阿古柏节节败退。1877年于库尔勒服毒自杀(一说中风而死,一说为其部下击毙),汗国随之崩溃。


“海防”和“塞防”:
随着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式的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力主归复新疆。清政府权衡利弊,在加强海防的同时,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
随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
1、阿古柏残酷地压迫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收复新疆,是反抗外敌入侵、维护通过统一的正义战争。
2、清军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3、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4、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路线图:
 

左宗棠的评价:
左宗棠是晚晴政治舞台上的汉族封建地主官僚,面对国内人民的反抗的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扩张,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挽救民族存亡,表现了那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的复杂多面性。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他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充当了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的刽子手;在洋务运动中,他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积极创办福州船政局,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新疆危机是,更是表现出了他政治上远见卓识,不顾年事已高,率兵远征,成功粉碎了列强分割我国领土的企图,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受到人民的赞扬。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科一: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