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破坏性极大的崩塌、滚石和滑坡等,受灾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具有巨大的能量,对当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这种能量是______(填“化学能”、“机械能”或“内能”);地震后形成许多堰塞湖,库内水位迅速上升,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储存了巨大的能量,堤坝一旦决口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严重威胁着下游居民.
    (2)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做出快速反应,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在运用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因为投下的物资具有惯性,所以必须在目标的______(填“正前方”、“正下方”或“正后方”)投放;由于电视、电讯、电力等设施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无线电收音机成为灾区大多数乡镇农村了解外界情况的唯一途径.无线电收音机是通过______把各种信息传播给高度分散的救灾部队的.
    (3)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填“次”或“超”)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假如发生地震时,你在街道上或在教室里应该采用什么安全防范措施?(写出一种逃生方法)______.
    本题信息:2008年湛江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破坏性极大的崩塌、滚石和滑坡等,受灾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主要考查您对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信息与信息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 信息与信息传播
超声波和次声波:
知识点 频率范围 特点 利用与危害
超声波 高于200000Hz 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利用:①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②超声处理,如进行加工、清洗、焊接、乳化、粉碎、脱气、医疗、种子处理等
次声波 低于 20Hz 传播过程中衰减少,波长较长,能绕过障碍物;传播距离大,强大的次声波破坏性大 利用:预报俞风、地震和检测核爆炸危害:对建筑物有很大破坏性,能震裂建筑物甚至使建筑物摆动,对人体有危害,当人处在 2~10Hz次声波环境中时,会产生失明、恶心、神经错乱等症状

示波器和波形图:
     借助示波器,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出不同声音的区别。如图所示,先用麦克风接收声音,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通过示波器的处理就能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显示出与声波相对应的图形,即波形图。

   
     在波形图中,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的多少,表示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波形的具体形状反映了声源发声的特色。
   
     从物理角度看,乐音是声源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其波形图也有规则;噪声是由声源没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其波形图杂乱无章,没有规则。
补充:把声音显示出来。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可以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一种叫示波器的仪器,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



电磁波与现代信息传递:
      电磁波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载体。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接收到手机信号;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汪洋大海中、在太空中建立广泛联系。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所能传输的信息量越大。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两类:一是以模拟信号传播(分为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二是以数字信号传播(主要用于电脑、数字电视等)。
发现相似题
与“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