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探究题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下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什么样的眼镜?为什么?
    本题信息:2011年0115期末题物理探究题难度极难 来源:牛青丹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 主要考查您对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及其矫正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 近视眼及其矫正
眼睛的构造(如图):


作用: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卜,形成物体的像;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睫状体起到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的作用;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用的光屏。

眼睛的视物原理:
   正常的眼睛无论是在眺望远景时,还是在看近物时,都能看得见。从凸透镜成像情形分析,那就是当物距较大时,像能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变小时,像仍然能成在视网膜上。光屏未移动像距不变,居然一样能成像,奥妙何在呢?原来,晶状体本身是弹性体,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视物的远近,调节它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眼睛的焦距,从而物体的像总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可见,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距系统。

眼睛与照相机的对比:
眼睛 照相机
构造
成像原理
凸透镜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
光屏 视网膜 胶片
控制光的强度 瞳孔 光圈
控制时间 眼睑 快门

视角:
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

说明:
(1)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小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
(2)正常眼能区分物体上的两个点的最小视角约为1分。 (3)放大的像指所成的像比物体大;像变大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像相对于原来的像变大。像变大不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明视距离:
在距眼睛25cm 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说明: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
近视眼:
特点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 配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近点 比正常眼近
远点 有限远处

近视眼的识别及其矫正:
    看远处的物体很吃力,只有把物体拿到离眼睛较近处才能看清楚,这种眼睛叫“近视眼”。其特点是“怕远不怕近”。
    近视跟的远点为有限距离,近点也比正常眼近。因此,患近视眼的人习惯紧贴在书上看字。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品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凸一些,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会聚点成在视网膜前(如图乙)。矫正近视眼,可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如图丙),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再射入眼睛,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