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润扬中学八(5)班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两座建筑物A、B之间(相距约150m)的空旷地带做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
    (2)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测量出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s;
    B.某同学在A处大喊一声,并同时开始计时,听到回声时停表,将记录时间t;
    C.声速的表达式为v=______;
    D.重复上述步骤,再测两次,并求出声速的平均值.这样做目的是______.
    (3)请设计一个测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
    本题信息: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润扬中学八(5)班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两座建筑物A、B之间(相距约150m)的空旷地带做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声速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声速
  •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声速:
定义 声音存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v表示
计算公式 s=vt,其中
单位 米/秒(m/s),读做米每秒
常数 v=340m/s(15℃的空气中)
影响因素 介质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介质温度。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增加约0.6m。当空气中不同Ⅸ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高处的人容易听到低处的声音

 在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v/m﹒s-1
空气 340
1500
钢铁 5200
松木 3320
玻璃 5000-6000

声速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小,所以声速较大,因此声音由声源发出后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比上一层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传播比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测量值、真实值与误差
1.测量值用测量仪器测定待测物理量所得到的数值。

2.真实值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客观大小,这个客观值称为真实值。最理想的测量就是能够测得其真实值,但由于测量是利用仪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来完成的,受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的限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待测量的真实值是不可测得的。

3.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
      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减小误差的途径:
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
是否可以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
如何判断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 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了真实值

发现相似题
与“润扬中学八(5)班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