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16分)
    (1)已知298K时,Fe(OH)3的溶度积常数=2.6×10-39,Mg(OH)2的溶度积常数=5.6×,取适量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和FeCl3混合液(含HCl),加入一定量的MgCO3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4.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_;
    有没有Mg(OH)2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HnA与碱B(OH)m完全反应生成正盐.
    ①若HnA为HCl,且该盐溶液的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②若将0.4mol·L1的NaOH溶液与0.2mol·L1的H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10,
    则HnA为          (填序号).
    a.一元强酸        b. 一元弱酸       c. 二元强酸        d. 二元弱酸
    (3)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 ,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Mg(OH)2
    .过程③的转化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HCl的作用是                                       
    ⅲ.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6分)(1)已知298K时,Fe(OH)3的溶度积常数=2.6×10-39,Mg(OH)2的溶度积常数=5.6×,取适量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和FeCl3混合液(含HCl),加入一定量的...” 主要考查您对

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因素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弱电解质的电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因素
  •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将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对于同一弱电解质来说,浓度越小,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大。因此,加水稀释溶液会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出的离子的总量增加,但离子浓度是减小的。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的离子的强电解质则抑制弱电解质的电离。
(4)化学反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可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以醋酸归纳为例:

电离度:

溶液中已电离的分子数占弱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比称为电离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浓度的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了电离平衡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特征:

(1)等:
(2)动:的动态平衡
(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发现相似题
与“(16分)(1)已知298K时,Fe(OH)3的溶度积常数=2.6×10-39,M...”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