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与我国长期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密切相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由《诗经》如此的描述,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黄河、汾河流域一带是山清水秀,物产富饶。如今,该地区却是生态脆弱,灾害多发。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对应的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兴修水利③毁林开荒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⑤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多次改变⑥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大增⑦落后的轮荒等耕作制度⑧露天煤矿的开采
    [     ]

    A、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⑥⑧
    D、③④⑤⑥⑧
    2、关于图中各地区森林现状以及与森林破坏有关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潮、台风多发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生态良好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沙尘暴④d地区已成我教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多滑坡、泥石流⑤e地区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     ]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③⑤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与我国长期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断加...”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
①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春秋季的干旱;
②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夏季的暴雨、洪涝;
③东北和西南林区——冬春季的森林火灾;
④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地震;
⑤青藏高寒地区——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
⑥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
(4)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自然灾害区——华北地区 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北地区
②中部自然灾害区——北方农牧交错带 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地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
③西部自然灾害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 藏南谷地 内蒙古高原 藏北高原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海灾害带:
多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
(2)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①旱灾和涝灾:下游最频繁,中游次之,上游最少。
②滑坡、泥石流灾害:上游地区是沿江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③沿江地带多自然灾害的原因: 一是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3)山前灾害带:
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两对关系: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3、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气候、地形 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 耕地面积大 草原广阔
农业部门 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方式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 靠天养畜
主要受灾灾种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 雪灾、旱灾、虫灾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积等 牲畜掉膘、死亡

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特点和分布: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的作用:

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
荒漠地区——防风固沙
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2、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森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题例:

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其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水热充足很适合雨林生长。
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答:它为当地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如果亚马逊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因为热带雨林有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作用,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则会导致全球变暖等后果。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自然生态优势:生产力高
(1)原因:群落生产力高、生物循环旺盛
(2)表现: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答:说明热带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答: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2、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开发——开发雨林是当地人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协调——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保护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体计划与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
三保: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设: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建设
一结合: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发现相似题
与“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