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提示: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Cl2优先氧化Fe2+).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表示在1L1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本题信息:2013年肇庆一模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提示: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Cl2优先氧化Fe2+).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主要考查您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弱电解质的电离

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化学反应的限度
  • 弱电解质的电离
  • 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化学反应的限度:

研究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达到反应限度的判断:

(1)v正=v逆
(2)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全是气体参加的、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平均相对分子量保持不变。
(4)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5)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定义:

在一定温度、浓度的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了电离平衡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特征:

(1)等:
(2)动:的动态平衡
(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1.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属于物理现象,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导电能力减弱。电解质溶液靠自由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在导电的同时要发生化学变化,即被电解。
2.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1)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主要决定因素):温度一定,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温度: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与金属导电相反)。
(3)单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例如:氨水中通入少量HCl,原来的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弱,当通入少量HCl 转变成NH4Cl时,因NH4Cl完全电离,离子浓度明显增大,故导电能力增强。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例如: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比极稀HCl溶液强,这是由溶液中自南移动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又如: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太小,溶液导电能力极差。
发现相似题
与“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提示:FeBr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