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滇平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瀚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材料二 共四海之利为利,合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1)  根据材料一的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3分)在上述历史事件中康熙帝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3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滇平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瀚海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滇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