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美国和日本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大国,下列与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的事件有:
    ①《九国公约》②波茨坦公告③马歇尔计划④珍珠港事件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本题信息:2009年四川省中考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美国和日本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大国,下列与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的事件有:①《九国公约》②波茨坦公告③马歇尔计划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 主要考查您对

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日本偷袭珍珠港

马歇尔计划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马歇尔计划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巴黎和会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华盛顿会议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五国海军条约》:

《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于1922年2月6日签字。条约有效期至1936年12月31日。《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签约规定了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美英两国各为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通常称为5:5:3:1.75:1.75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华盛顿会议的实质:
巴黎和会的继续,帝国主义之间分赃不均的调整,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华盛顿会议只是帝国主义利益的局部调整,不能消除帝国主义间的矛盾。
《九国公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1.建立了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2.美国是此次会议的最大胜利者:取得了和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
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并没有解决矛盾的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构图:

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主要数据: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1.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
2.这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3.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则可以获取大量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最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美国参战对二战的影响:

1.美国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可以大大支援盟军的后勤补给;
2.美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它在太平洋的舰队和本土的陆军可以同时对两方面的敌人施以压力;
3.美国拥有战时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并积极将其投入战争;
4.打击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珍珠港的战略位置:
夏威夷群岛地处太平洋的心脏地带,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夏威夷南至大洋洲5000千米,东至旧金山4000千米,西至东京6000千米,北至阿拉斯加4000千米,素有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制定的原因:
1.美国再战后为了遏制苏联,需要扶植西欧盟友
2.美国为了发展其经济,需要在欧洲开拓市场
3.作为欧洲粮食的主要产地,东欧为苏联所控制,西欧各国经济状况十分萧条。

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2.促进了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3.为后来的西欧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4.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经济地位,为美国在西欧的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马歇尔: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退役。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发现相似题
与“美国和日本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大国,下列与两国关系的发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