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揭开了法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由此法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的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夜,中国对世界各国“革命史”的介绍中,法国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译文除了介绍法国大革命之外,还介绍了卢骚(卢梭)的《民约论》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著述。
    ——据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主张。卢梭的主张和法国大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较,两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揭开了法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由此法国进入了资本主义...” 主要考查您对

辛亥革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辛亥革命
  •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 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含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概况:

 

1、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浸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众矢之的

19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根本原因)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传播

④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2、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3、经过: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9114月,广州起义

1911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行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引起保路风潮

191110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2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2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结果:

成功: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

1、历史功绩: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⑤革除陋习,引起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历史。

2、局限性:
①革命果实被窃取;
②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③在革命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领异。

(2)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各地的反封建斗争。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最高水平。


辛亥革命主要集中在南部原因:

1、革命形势遍及南北,但主要集中在城市,未与农村相结合,缺乏稳固的基础
2、革命势力南多北少,东部沿海强于广西部内陆(原因:东部和南部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北方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强大;东部和南部最早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程度高)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3)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掌握清朝全部大权,拥有北洋军,还大搞反革命阴谋。
2.经过:
(1)逼迫清帝退位:指使段祺瑞等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共和政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2)通电赞成共和: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
(3)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4)窃取革命果实的标志: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三权分立:

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天赋人权:

自然权利源于拉丁文jusnafural,中文习惯译为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自然权利源自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文艺复兴以来,成为西方法律与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


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代表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②思想主张: 
A.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①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 
②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③影响:
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①代表作:
《社会契约论》 
③思想主张:
A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写出大量的著作,通过科学论文、艺术作品及小册子无情地揭露法国社会的黑暗面。他对天主教会作了大胆的攻击。在他看来天主教是“迷信的恶魔和狂狺的九头蛇”,罗马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他认为教会造成了社会的无知和黑暗,号召为科学和进步而奋斗。伏尔泰虽以反对天主教为己任,但他又没有完全摆脱神权思想的影响,仍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他有一句名言,即“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出一个来”。因为他认为宗教可以维系人心,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为了批判当时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在他看来,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所强调的平等是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不是社会生活上的平等。伏尔泰也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实行“开明专制”,认为“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但又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受到了伏尔泰的影响,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伏尔泰在他的早期成功剧作《布鲁杜尔》《采儿》中,讽刺了封建专制,颂扬了民主制度。1734年他写了惊世之作《哲学通讯》(或称《英国通讯》),其中斥责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颂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本书很快被列为禁书。1764年编辑了文章汇集《哲学辞典》一书,书中涉及的领域不仅有哲学,还有自然科学、历史等,显示了他是一个多才的思想家。他以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语言,大胆揭露法国社会旧制度的一切弊端,并且向愚昧和无知宣战,这在当时的确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孟德斯鸠:

出身于贵族家庭,曾任波尔多法院院长。在对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了洛克学说的基础上,他得出了结论:法国应走英国的道路。1748年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经过长达27年的辛勤劳动终于问世了。这部书中表达了批判法国旧政权的立场,又充实和发展了洛克分权的思想。他主张实行三权分立,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属三个不同的机构;并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分权学说的目的,是使国家机器内部权力均衡,互相制约。它既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又为实现资产阶级争取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提出了可行又可靠的保证,为资产阶级以法制对抗封建专制指出了道路,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三权分立原则锋芒直指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进步意义。

卢梭:

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工人家庭。幼年的不幸生活遭遇及同下层人民的不断接触,使他成为最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1762年卢梭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他主张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他提倡当统治者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他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卢梭提出人人享有主权——社会中的最高权力,因而将人权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在人民主权之上,决不允许再设一个指挥者,官吏、政府、政体都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从而名正言顺地阐明了革命权利说,说明了推翻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反抗压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直接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这表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观点。《社会契约论》是他的学说的核心。



法国大革命爆发:

1.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历史背景) 
⑴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 
⑵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⑶路易十六的统治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⑷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1789、5)
 2、大革命的过程(1789、7——1794、7) 
⑴爆发: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 
⑵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掌权(1789、7——1792、8) 
①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②权力机构:制宪议会到立法议会  
③改造措施: 
A、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八月法令
B、《人权宣言》的内容与评价
C、1791年宪法
⑶第二阶段:吉伦特派当政(1792、8——1793、5) 
①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 
②权力机构:立法议会到国民公会 
③改造措施: 
A瓦尔密战役 1792、9;
B国民公会开幕(取代立法议会)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D处死路易十六   1793、1 
⑷第三阶段:雅各宾派统治(1793、6——1794、7)
①代表:中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 
②权力机构:国民公会 
③措施:恐怖政策 
(5)热月政变(1794、7)     
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措施:
结束恐怖,建立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维护共和制,建立督政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1、第一共和国建立的原因:
①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法国君主政体垮台,为建立共和国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 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是主要原因。
③雅各宾派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积极号召。 
④外来武装干涉促使采取更激进的革命措施。 
2、建立:1792年,由国民公会通过法案,废除王权,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广大市民在革命派的激励下,拿起武器奔赴前线,9月20日法军在瓦尔密高地击败普鲁士军队,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同月,经选举产生的国民公会取代立法议会。 
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宣布摧毁王权,进一步摧毁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9月22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决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3、演变过程:历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党的督政府、拿破仑为首的执政府等阶段 。
4、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末法国资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