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据此回答
    1~2题。
    1.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实质是
    [     ]

    A.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B.保护我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利益
    C.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D.推进经济全球化
    2.9月14日,我国政府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一做法有利于
    [     ]

    ①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湖南省模拟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范付纸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和平与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 和平与发展

“引进来” 含义:

“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走出去” 含义: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倾销与反倾销含义:

①倾销: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
②反倾销: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企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给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处理的过程。

对外贸易含义: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贸易逆差、贸易逆差、贸易平衡 的含义:

A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B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C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引进来

走出去

区别

含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原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等

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内容

引进来的内容: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走出去的内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联系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①“引进来”:
A“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B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C实施“引进来”战略的措施: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②“走出去”:
A“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B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因: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越来越迫切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C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努力实现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出口结构;企业要坚持以质取胜,培育我国的名牌产品,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国际形象;遵循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投资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把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①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基本目标: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⑤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从国家角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⑥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要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对外开放与入世:

(1)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2)入世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入世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对外开放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背离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世贸组织的宗旨和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等原则。


国际关系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理解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复杂的国际关系。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 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应当遵循的义务。
①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②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实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关系:


和平问题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含义:

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重要性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化问题的解决必要的前提 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制约因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突出问题 恐怖活动、毒品问题最突出的问题: 南北发展不平衡
解决途径  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效途径: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内容 政治上 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 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影响 中国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原因:

第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和平问题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今世界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问题更加突出。

发展问题的主要问题表现: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效途径:
A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C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发现相似题
与“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