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上图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请你说出各图的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幅图中的发明创造对人类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图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山东省期末题历史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请回答:(1)上图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请你说出各图的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发明大王”爱迪生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卡尔本茨和内燃机,莱特兄弟)

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 “发明大王”爱迪生
  •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卡尔本茨和内燃机,莱特兄弟)
  • 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器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电气时代的主要表现:
1.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跨进了电气时代。随着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的发展,电能迅速推广应用于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2.品种繁多的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3.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领域发生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电力工业部门迅速崛起,与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一起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新型支柱型产业。
4.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股份制公司日渐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也呈现出新变化,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出现。
电力应用的影响:
1.电力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
2.科学技术迅速应用到生产中;
3.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中原来越厉害,世界经济最终形成。竞争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转向了垄断阶段。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AlvaEdison,1847年-1931年),美国发明家、商人,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他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被誉为“光明之父”、“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发明大王”。

爱迪生的发明:
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1300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电话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爱迪生发明的点灯:

汽车的问世:
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本茨。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经过反复试验,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本茨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

飞机的问世:
美国人莱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设计制造的“飞行者”号飞机在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试飞成功,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飞上天空的可操纵载人动力飞机。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条件: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是以燃油(或燃气)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机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成为又一重要的能源。

汽车问世的标志:

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飞机问世的标志: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飞成功。

早期的汽车:


早期的飞机:

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又叫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按顺序地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是劳动分工较细、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福特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建立了第一个汽车生产流水线系统。

泰罗制:

管理学家泰罗提出的生产管理方式,主张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泰罗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1898到1901年期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他的理论进行试验,并且大获成功。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要表现:
1.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机械化使用率,工业产值激增;
2.创造出多种新兴工业,诸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
3.大工厂,大机械化生产代替原有的资本主义工厂,垄断组织逐渐形成;
4.管理制度出现变化,资本家开始有意识的调整与劳动者的关系;
5.人们的生活方式被二次科技革命改变,电影,留声机,电话等进入人们的生活。


对比类:
1、相同点:
(1)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都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2、不同点:
(1)从发起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2)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美国和德国同时起源的。
(3)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4)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
(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自然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2.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3.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生产管理方面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管理开始兴起。
4.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
5.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展出的工业产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称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机械化:
机械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运用电力或其他动力来驱动或操纵机械设备以代替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措施或手段。利用机械设备但仍以人力或畜力推动而进行生产的,称为“半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3.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4.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经济层面:
(1)促进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产业布局发生变化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兴起;
(4)生产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5)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层面:
(1)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2)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3)各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开始对外扩张,瓜分世界殖民地;
(4)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
3、社会层面:
(1)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2)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现代化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展开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中国近代科技获得一定的成就。
福特T型汽车生产流水线: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请回答:(1)上图都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