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材料一:19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工业产量)的重大变化
     

    材料二: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三: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德皇威廉二世叫嚷:“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由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家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开一战序幕的是什么?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战的三条战线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的战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战的后果你认为有哪些?它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四川省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19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工业产量)的重大变化 材料二: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 主要考查您对

(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三条战线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 三国同盟
  • 三国协约
  • 萨拉热窝事件
  • 三条战线
  • 凡尔登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大陆政策:
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世界政策:

世界政策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国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含义是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国的海上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迅速发展的原因:
1.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科技文化;
2.调整国内工业生产结构,重视发展重工业;
3.对生产关系进行积极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
4.拥有稳定的政局和统一的市场;
5.充分利用外资(欧洲资本涌入;法国的赔款)
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
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面积广袤的殖民地是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军国家,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国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由于其保守的政策,导致在机械等重工业领域逐渐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赶超,其收入主要依靠对海外殖民地剥削;
2.法国: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比较牢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形成了以信贷业为主的金融市场,然而在重工业领域,由于投资规模难以形成,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被拉开差距,法国19世纪后期政局动荡,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3.德国: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完成了,伴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德国政府积极开展发展经济的措施,鼓励发展科技文化事业,重视重工业发展,但德国改革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阶级主张对外扩张,同英法重新瓜分世界;
4.美国: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基本扫除,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美国所在的每周受欧洲大陆影响较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会,重工业,金融业等蓬勃发展,很快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位;
5.日本:日本在19世纪前期被迫打开国门,经历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主张“脱亚入欧”,日本的改革同样留下了很多封建残余,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日本妄图加入帝国主义的行列,也粉一杯羹,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同时,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俄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沙皇制度的腐朽以及改革后留下的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后期的发展十分缓慢,社会矛盾频发,俄国是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一环。
英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的原因:

德意志铁血首相——俾斯麦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862年上任时提出“铁血政策”,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1870年击败法国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影响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这是俾斯麦不可推卸的责任。
俾斯麦出生于于1815年一个大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作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
三国同盟:
德奥意三国组成的军事集团。1882年5月签订《三国同盟条约》,1883年罗马尼亚也加入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以德国为盟主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国同盟条约》的主要内容:
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形成根本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德国的政治地位远不如英法。地理位置也不好,被英法俄三大国夹在中间。由于德国起步较晚,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德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挑战英法的统治地位,建立新的秩序。
2.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分别因为与沙俄和法国的矛盾,被德国拉进了同盟国集团。
3.根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形成的同盟。

三国同盟的性质:
新兴的帝国主义同盟,标志着一的一方军事同盟形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温床——巴尔干地区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
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的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巴尔干战争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至11月中旬,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11月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2、第二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年6月1日,塞、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1867~1918)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三国协约:
1893-1907年英法俄三国通过签订一些列协议而结成的军事集团。1893年法俄率先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三国协约的局面最终形成。与同盟三国形成两大军事对峙集团。


三国协约形成的背景,经过:
1、背景:
(1)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2)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2、经过:
(1)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2)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迅速发展,例如德国,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危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亦存在矛盾,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结构图: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冲突的产物,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
萨拉热窝的实质:
帝国主义矛盾间矛盾的产物,成为战争爆发的借口。
被刺杀前的斐迪南夫妇:

三条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分布在三条战线上,分别是:西线英法同德国作战;东线德奥同俄国作战;南线奥匈对塞尔维亚和俄国。其中西线是一战的主要战场。

马恩河战役:
一战时候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著名战役。德国同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流域2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会战,双方共150万人参加战斗,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决战,稳定了西线局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线作战图:


一战中的战争机器——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马克”Ⅰ型坦克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种沉闷僵局。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
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温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于1915年9月日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样车被称为“小游民”,全重18.289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马克沁”机枪和几挺7.7毫米“刘易斯”机枪,发动机功率77.175千瓦,最大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1916年生坦克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
1916年9月15日,有48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但因为各种原因只有18辆投入了战斗。同时丘吉尔也为了不让德国人察觉这样新式武器,于是便以“水箱(tank)”这一海军术语为这一个新式武器命名(关于“坦克”这一名称的由来说法很多,有一说是坦克发明后,一个人嘲笑坦克像个大水箱(tank),谁想到这个名称便以此传来了;还有一说,是为了保密。总之,“坦克”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很多版本)。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凡尔登战役:
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军全线的枢纽。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有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凡尔登战役对德国的有生力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德国力量削弱无力抵抗协约国的联合进攻;
3.凡尔登战役德军士气低落等原因。


凡尔登战役示意图:

无限制潜艇战:
1917年开始,德国海军潜艇部队针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军事、民用各类船只的无限制攻击。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主要借口之一。美军参战后,给与德国潜艇部队沉重的打击,打破了德国潜艇的海上封锁,无限制潜艇战宣告破产,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美国参战:
一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俄国发生二月革命,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如果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尔港水兵起义拉开了11月革命的序幕,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后建立了以艾伯特为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因首都定在德国魏玛,又称魏玛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迫使德国宣布停战,一战结束。


美国参加一战带来的优势:
1.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一大部分国家伴随美国加入协约国;
2.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在物质上保证战争的最终胜利;
3.美国军队直接参与一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世界资源支配权的争霸战争,虽然美国在政策上坚持中立,同时向双方出售武器,发了战争财。
2.美国在根本的利益关系上与英法集团较为贴近,而德国的扩张政策与美国的利益有根本性的冲突,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也威胁到了美国的大西洋航线,因此美国实质上是较为偏向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
3.美国也是一个战争的投机主义者,随着战争在消耗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国总统威尔逊早已认识到协约国集团更具备进行长期消耗战的能力,也就是说协约国集团更能取得胜利,美国应该支持协约国赢得战争,通过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来拿到在世界上的主导权。
4.美国担心协约国的失败会加强日本在远东的势力,影响其在远东的利益。

一战的影响:
1.造成了人力,财力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2.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帝国瓦解,英国法国地位下降,美日兴起;
3.战争导致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5.促进了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
6.战后成立了相关的国际联盟来维护全新的世界秩序。

一战中阵亡的德军的陵园:

历数一战后的主要民族解放运动:
1.中国“五四运动”
2.朝鲜“三一运动”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
5.埃及“华夫脱运动”
6.拉美的反美斗争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19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工业产量)的重大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