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   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世界史?古代史》

    请回答:
    (1)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拉伯人是在唐朝来到中国,他们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主要考查您对

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伊斯兰教的兴起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 伊斯兰教的兴起
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因为文字的形状像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人们称字为“东方的拉丁语”。

腓尼基的字母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三种独立形成的文字的比较表:


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公元七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创,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伊斯兰教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复述真主的话语之意。
伊斯兰教产生背景:
1.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2.阿拉伯人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
3.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
4.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号召大家信奉惟一的神“真主”,严格禁止崇拜多神或偶像。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五个基本信条:

信安拉、信经典、信天使、信先知和信后世。在中国通常称为“五功”,即念功、补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和宰牲节等。

圣城麦地那: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